
(1) [serious]∶嚴重的——常用于否定式
說一聲也不打緊。——《水浒傳》
(2) [important]∶重要的——常用于否定式
(1).要緊;重要。《元典章·工部二·船隻》:“海道裡官糧交運将 大都 裡來的,最打緊的勾當。”《水浒傳》第二回:“ 王四 隻管叫苦,尋思道:‘銀子不打緊。這封回書卻怎生好!正不知被甚人拿了去?’”《紅樓夢》第五七回:“一年大,二年小的,叫人看着不尊重。打緊的那起混賬行子們背地裡説你,你總不留心。” 華山 《山中海路》:“帳篷和被子還不打緊,鐵鍋可叫蹄子砸碎啦。”
(2).指緊急時刻。 明 無名氏 《貧富興衰》第一折:“這雪一發不住了,打緊路又不通,怎生是好?”《儒林外史》第二回:“每日騎着這箇驢,上縣下鄉,跑得昏頭暈腦,打緊又被這瞎眼的亡人在路上打箇前失,把我跌了下來。”
(3).實在;真的。《水浒傳》第三三回:“打緊這婆娘極不賢,隻是調撥他丈夫行不仁之事,殘害良民,貪圖賄賂。”《紅樓夢》第七六回:“ 賈母 點頭歎道:‘我也太操心!打緊説我偏心,我反這樣。’”
“打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以下是綜合解釋:
基本含義
“打緊”主要指“要緊、重要”,常用于否定句式,表示某事物并不關鍵或無需過度關注。例如《元典章》提到“最打緊的勾當”,即強調事務的重要性。此外,它也可引申為“實在、真的”,如《水浒傳》中“銀子不打緊”表示對事物的真實态度。
用法特點
文學與日常應用
該詞在古典文學中常見,如《西遊記》中“甚麼打緊之事”表示對事情的輕描淡寫,現代口語中則多用于方言或非正式場合,表達“不重要”或“無需擔心”。
近義詞與反義詞
總結
“打緊”是一個兼具書面與口語色彩的詞彙,核心含義圍繞“重要性”展開,但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如實際重要性或情感上的真實性)。其否定用法尤為典型,常見于古典文獻和方言表達中。
“打急”是一個普通的口語詞彙,常用于表達緊急、急迫的狀态或情況。
段落2(h2标籤):拆分部首和筆畫“打急”的拆分部首是手,心。它的總筆畫數為8。
段落3(h2标籤):來源及繁體“打急”這個詞是現代漢語詞彙,沒有明确的古代來源。繁體字為「打急」。
段落4(h2标籤):古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不斷演變,沒有固定的統一規則。因此,我們無法确定“打急”在古代的具體寫法。
段落5(h2标籤):例句"天氣突然變化,我得趕緊打急回家收衣服。"
段落6(h2标籤):組詞一些與“打急”相關的詞語:緊急、迫切、緊迫、急需、亟待。
段落7(h2标籤):近義詞與“打急”意思相近的詞包括:着急、焦急、迫急。
段落8(h2标籤):反義詞與“打急”意思相反的詞包括:不急、慢慢、從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