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矜肅的意思、矜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矜肅的解釋

莊重嚴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天高氣清,陰沉之志遠;霰雪無垠,矜肅之慮深。” 明 何景明 《何子·嚴治》:“及至後世,媮惰之風長,矜肅之心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矜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矜肅”形容人的舉止或态度莊重嚴肅,帶有不苟言笑、儀态端正的特點。該詞常用于描述人在正式場合或對待重要事務時的表現。

二、出處與古籍例證

  1.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物色》:“天高氣清,陰沉之志遠;霰雪無垠,矜肅之慮深。”
    ——此處以自然景象隱喻人的深沉嚴肅之态。
  2. 明代何景明《何子·嚴治》:“及至後世,媮惰之風長,矜肅之心喪。”
    ——通過對比強調“矜肅”品質的珍貴。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現代應用

在現代漢語中,“矜肅”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例如描述曆史人物(如“将軍矜肅,三軍整肅”)或傳統禮儀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例句,可參考《文心雕龍》相關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拆分部首和筆畫

《矜肅》一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矛”部,右邊是“肉”部。它的總筆畫數為11劃。

《矜肅》的定義與來源

《矜肅》是一個中文詞彙,描述一個人舉止莊重、态度嚴肅、心情沉穩的狀态。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重要場合或者嚴肅的事情時的态度和表現。

《矜肅》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矜”意為“自高自大”,指一個人因自負感而表現出驕傲的行為;而“肅”則意為“恭敬、鄭重”。兩個字合在一起,表示一個人既具有驕傲自大的氣息,又表現出斯文莊重的态度。

繁體字

《矜肅》的繁體字為“矜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矜肅的寫法有所不同。在篆書中,他們的形狀更加象形化,字形較為獨特。在隸書中,矜肅的字形開始趨于規範,線條相對筆直。而在楷書中,矜肅的筆畫則變得更加平滑圓潤,字形結構更加統一規範。

例句

1. 他在重要會議上保持着矜肅的面容,給人深深的印象。

2. 周末時,他總是穿一身矜肅的西裝,舉止非常得體。

組詞

1. 矜持:意為“保持莊重”,形容行為态度嚴肅。

2. 肅靜:意為“安靜、安甯”,形容周圍環境安靜而莊重。

3. 肅穆:意為“恭敬莊重”,形容氛圍莊嚴肅穆。

近義詞

莊重、肅穆、鄭重、莊嚴。

反義詞

輕松、放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