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矜肅的意思、矜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矜肅的解釋

莊重嚴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物色》:“天高氣清,陰沉之志遠;霰雪無垠,矜肅之慮深。” 明 何景明 《何子·嚴治》:“及至後世,媮惰之風長,矜肅之心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矜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莊重而嚴肅,常用來形容人的神态、氣質或氛圍的端莊嚴謹。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字義分解

  1. 矜(jīn)

    • 本義指莊重、自持、慎重。《說文解字》釋為“持也”,引申為端莊自守的态度。
    • 在“矜肅”中,強調内在的嚴謹與克制,如《論語·衛靈公》“君子矜而不争”的莊重感。
  2. 肅(sù)

    • 本義為恭敬、嚴謹,《爾雅·釋诂》注“敬也”。
    • 引申為氣氛莊重、儀态端正,如《詩經·邶風》“肅肅宵征”的肅穆感。

二字結合後,“矜肅”融合了内在的莊重自持與外在的嚴肅恭謹,形成一種内外統一的端嚴氣質。


二、整體釋義

“矜肅”形容人神态端莊、舉止嚴謹,或氛圍恭敬肅穆,常見于描述士大夫、學者或正式場合的氣度。例如:

“他為人矜肅,不苟言笑,令人望而生畏。”(《漢語大詞典》)


三、典籍出處與用例

  1. 古代文獻

    • 《後漢書·郭泰傳》:“泰性矜肅,未嘗見其愠喜之色。” 指郭泰性情莊重嚴肅,不輕易流露情緒。
    • 《宋史·禮志》:“百官矜肅,以承祭祀。” 描述祭祀時臣子們莊重恭敬的神态。
  2. 近現代用法

    魯迅《彷徨·高老夫子》:“他總覺得同事對他過于矜肅,仿佛在嘲笑他的淺薄。” 此處凸顯人際氛圍的拘謹嚴肅。


四、使用場景


五、近義詞辨析

詞彙 差異點
莊嚴 側重宏大神聖(如典禮)
肅穆 強調寂靜恭敬(如葬禮)
端莊 多指儀态大方(如舉止)
矜肅 突出莊重與嚴肅的結合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
  3. 《說文解字注》,許慎(漢)撰,段玉裁(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4.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1998年。

(注:因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線上詞典鍊接,以上來源以權威紙質詞典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矜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矜肅”形容人的舉止或态度莊重嚴肅,帶有不苟言笑、儀态端正的特點。該詞常用于描述人在正式場合或對待重要事務時的表現。

二、出處與古籍例證

  1.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物色》:“天高氣清,陰沉之志遠;霰雪無垠,矜肅之慮深。”
    ——此處以自然景象隱喻人的深沉嚴肅之态。
  2. 明代何景明《何子·嚴治》:“及至後世,媮惰之風長,矜肅之心喪。”
    ——通過對比強調“矜肅”品質的珍貴。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現代應用

在現代漢語中,“矜肅”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例如描述曆史人物(如“将軍矜肅,三軍整肅”)或傳統禮儀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例句,可參考《文心雕龍》相關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步履維艱草孽常滿燈瞠目挢舌垂缯倒果為因敵寇鼎魚都關多方面峉峉甘眠诰誡高爵貴州姑姥姥黑風挾令匠營賤簡蒹葭倚玉樹兼宿交叉感染腳趾拇戒懼解謝禁伶酒颠九子蒲髋骨霩清攬攝良莠淆雜煉養列島齡夢廪膳生賃書六月債樓帳脈絡分明旄纛目為年年辔衘辟芷洽比千姿萬态青曠青苗法傾命輕平清斲秦歡晉愛七七事變肉體手不釋書束貝含犀水刷石銜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