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piece of cake] 芥:小草。拾取地上的小草,喻指事情不費多大氣力就能辦到
(1).見“ 拾地芥 ”。
(2).吸引芥草。 明 周履靖 《群物奇制》:“磁石引鍼,琥珀拾芥。”
“拾芥”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í jiè,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比喻取之極易
該詞源自《漢書·夏侯勝傳》的典故:“士病不明經術;經術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
吸引芥草
明代文獻記載:“磁石引針,琥珀拾芥”,指琥珀經摩擦後能吸附細小物體(如芥草),與磁石吸鐵類似。
總結來看,“拾芥”兼具抽象比喻與具體物理現象的雙重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書》及明代典籍原文。
《拾芥》是一個成語,意為收集碎片或瑣事。
《拾芥》的拆分部首是手和艸,部首手代表手的意思,部首艸代表草的意思。這個成語的筆畫數為13。
《拾芥》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小雅·拾芥》篇。
《拾芥》的繁體形式為「拾蕭」。
在古時候,「拾芥」這個成語的寫法為「拾颉」。
他喜歡拾芥,經常在大街小巷撿到一些看起來不值錢的東西。
拾手(收拾殘局)、拾遺(收集遺失之物)、拾遺補缺(彌補不足)、拾級而上(逐級向上)等。
拾取、搜尋、收集。
抛棄、放棄、忽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