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折對的意思、折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折對的解釋

對質,對證。 元 關漢卿 《窦娥冤》第四折:“若尋得這賣藥的人來和小人折對,死也無詞。” 元 無名氏 《硃砂擔》第三折:“尊神,你使些神通,拏将他來折對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折對”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語境和方言色彩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折算抵償、互相抵消,尤其指在財物或債務方面的沖抵。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及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折算抵償

    指将不同形式或價值的物品、款項進行換算,用以沖抵債務或交換。

    例:《紅樓夢》第七七回:“偷着出去,和哥哥算賬,折對變賣。”(指将物品折算成錢來抵賬)

  2. 互相抵消

    強調雙方債務或責任的相互沖抵,達到平衡。

    例:清代白話小說中常見“折對”表示債務清算,如“你我賬目,今日折對清楚”。


二、詞源與演變


三、現代使用建議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4卷,第128頁,上海辭書出版社。

    線上查閱(需訂閱)

  2. 周定一主編《紅樓夢語言詞典》,商務印書館,1995年。
  3. 許寶華、宮田一郎主編《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
  4. 徐世榮《北京話詞語》,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注:部分古籍原文需通過專業數據庫如《中國基本古籍庫》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折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對質、對證,常見于古代文獻或戲曲中,用于描述雙方在争議或訴訟中當面辯駁的情境。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使用場景

3.詞義拆解

4.現代適用性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窦娥冤》《朱砂擔》等元雜劇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阿羅耶白絨絨巴曲鼻青眼烏布滿布衣韋帶滄州酒常存楚三闾單耗悼稚鬥艸二墨豐頤風月主敷光槁項沒齒供給制觀俗哄擡驕抗戒忌雞毛筆驚悚謹質疾聲厲色軍實空豁臉上烈山氏輪轉椅羅勒謾説眇思茗花弭轍魔窟木偶木锜納還苨苨泥鳅脊擗踴棋路輕憐重惜秋至全夥森風山塢身起虱蠱誓衆術路説講頭年歪理圩堤炜烨伍廷芳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