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外監的意思、外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外監的解釋

(1). 唐 代奉皇帝命在外監軍的宦官。 唐 許渾 《聞邊将劉臯無辜受戮》詩:“外監多假帝王尊,威脅偏裨勢不存。”

(2). 宋 代都水監的别稱。掌管河流堤堰疏鑿浚治事務。《宋史·職官志五》:“都水監,舊隸三司, 嘉祐 三年始專置監以領之,置局於 澶州 ,號曰外監。”

清 代監獄分内監、外監。外監拘囚軍流以下輕罪的犯人。參閱《清會典·刑部四·尚書侍郎職掌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外監"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曆史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官職名稱 在唐代監獄管理體系中,"外監"為獄官職位之一,主要負責囚犯的日常監管工作。據《新唐書·百官志》記載,唐代大理寺下設四名獄丞,分管"内監""外監"等職務,其中外監專職看管已定罪囚犯。該官職至宋代仍存,但職能逐漸與地方監獄系統合并。

二、監獄分類術語 古代監獄按關押對象可分為"内監"與"外監"。外監特指關押普通刑事罪犯的監牢區,區别于關押重刑犯或政治犯的内監。清代《刑部則例》規定,外監需與内監實施物理隔離,囚犯的飲食、勞作等管理細則亦存在差異。這種分類制度沿用至20世紀初近代監獄改革時期。

以上釋義綜合參考自《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與《中國監獄制度考》(北京大學出版社)的權威考據。因古籍原文無網絡公開鍊接,相關表述可對照《唐六典》《宋刑統》等典章制度的影印本進行複核。

網絡擴展解釋

“外監”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唐代宦官職務

2.宋代水利管理機構

3.清代監獄分類

4.南朝禁衛官職

5.引申用法

其他相關:


以上内容綜合了唐代至清代的曆史職官制度及文獻記載,若需進一步考證細節,可參考《宋史》《清會典》等原始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奧赜百生棓喝冰寒蟬翅搨吃冤枉沖波醇釀出震之君挫诎貸恤蛁蟧丁字庫反景風馳雲捲告奸公門桃李攻讨規制孤軍深入汗背心漢調二黃龢民惠然昏黯混作一談揀練蕉扇寄存處迥然不羣拘礙可甚麽款待籠鞭隆熾靡費靡披穆民抛數袍杖僻峤乞歸觩角日天深士視草識慮隨波逐浪田蠶題壁題橋同歸于盡托開望參妄進嗚嗚聲霧绡煙縠先喆小才械具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