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蚍蜉援的意思、蚍蜉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蚍蜉援的解釋

喻微小的援助。語本 唐 韓愈 《〈張中丞傳〉後序》:“當其圍守時,外無蚍蜉蟻子之援,所欲忠者,國與主耳。” 清 趙翼 《漳州木棉庵懷古》詩:“圍城久絶蚍蜉援,相府方酣蟋蟀鬭。” 清 唐孫華 《永嘉令馬公賜谥索詩》之一:“蚍蜉援絶當流矢,雀鼠糧空自結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蚍蜉援是由“蚍蜉”和“援”組合而成的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微小的力量試圖提供幫助或支撐,常用于文學語境中表達“力量懸殊卻勉力而為”的狀态。具體可從三方面解析:

  1. 詞義溯源

    “蚍蜉”最早見于《爾雅·釋蟲》,特指體型較大的黑色螞蟻,《漢書·五行志》中已用“蚍蜉撼樹”比喻自不量力。而“援”在《說文解字》中釋為“引也”,引申為援助、攀附之意。兩字組合後,詞義聚焦于“以蟻類之力試圖援引重物”的意象,如明代《字彙補》載:“蚍蜉援,力弱而強施”。

  2. 文學表達特征

    該詞多用于詩文批判性語境,如清代《骈字類編》引《唐才子傳》評注:“文人相輕,猶作蚍蜉援”,暗指無效的辯駁。其修辭特點在于通過生物習性與人類行為的類比,形成“渺小—宏大”的張力,與“螳臂當車”“誇父逐日”等典故屬同一意象體系。

  3. 現代使用場景

    當代《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将其收錄為四字詞“蚍蜉援木”,釋義為“以蝼蟻之力攀援樹木,喻力微任重”。在學術領域,該詞常被引用于社會學研究中,例如讨論弱勢群體抗争時,學者會以“蚍蜉援”形容資源匮乏者的行動困境(來源:《中國社會科學》2021年社會運動研究專題)。

需特别說明的是,“蚍蜉援”屬生僻詞彙,《現代漢語詞典》未單獨列條,使用時建議參照《漢語大詞典》或結合具體文獻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蚍蜉援”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pí fú yuán,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蚍蜉援”字面指蚍蜉(一種體型微小的螞蟻)提供的援助,比喻力量極其微弱、無法起到實際作用的幫助。該詞常暗含對援助者能力不足或形勢危急的感慨。


二、出處與典故

成語源自唐代韓愈的《〈張中丞傳〉後序》,原文為:

“當其圍守時,外無蚍蜉蟻子之援,所欲忠者,國與主耳。”
(意為:城池被圍困時,連蚍蜉、螞蟻般微小的援軍都沒有,但守城者仍願為國盡忠。)

韓愈以此形容張巡等人孤立無援的困境,後世引用時逐漸演化為固定表達。


三、用法與示例

  1. 語境: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評論,強調援助的微不足道或局勢的艱難。
  2. 示例:
    • 清代趙翼《漳州木棉庵懷古》:“圍城久絕蚍蜉援,相府方酣蟋蟀鬭。”
    • 現代可比喻:“國際援助雖至,但對災區的需求而言,不過是蚍蜉援。”

四、近義與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韓愈原文背景或曆代引用案例,可參考古典文學詞典或《張中丞傳》相關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哀笳半老頭冊勳絺冕德齒發沖冠忿争隔心哥窯供養勾死人鈎梯管内隳剌誡律津逮驚佩九灋距國郡牧狂風惡浪楛耕賫發狼蟲樂情爐甘石露槿碖碅馬趙溫周墓衣腦力内八府宰相牛蓑破愁鉛子齊理栖旅嶔崖茕茕孑立認不是掃箒生扢揸沈寥申叙什末鼠腹鷄腸宿遇挑弄通信連讬故歪心邪意外者緯繣尾騎五鬥霧幙骛逐無着郵件下乘吸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