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little;a bit;a trifle] 表示數量少或程度淺
稍微擱點鹽
我身體好,這邊稍微重點沒哈。——《普通勞動者》
(1).衰微。《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諸侯稍微,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數十裡。”
(2).略微。 瞿秋白 《亂彈·財神還是反財神?》:“于是夢想正位的太子仍舊隻能稍微委屈一些。” 巴金 《秋》一:“稍微睡晏點,也不要緊。”
“稍微”是現代漢語中常用的程度副詞,其核心語義表示“數量少或程度淺”。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的釋義,該詞主要用于修飾動詞或形容詞,表達動作行為的輕微量或事物性狀的有限程度。
從語法特征來看,《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年)指出其具有“後接動态助詞‘着’或趨向補語”的用法特點,例如“稍微歇會兒”“稍微提高些”。呂叔湘在《現代漢語八百詞》(商務印書館,1999年)中特别強調其常與“點、些、一下”等表少量義的詞語配合使用,構成“稍微吃點東西”“稍微休息一下”等典型句式。
在語用層面,該詞具有緩和語氣的作用。張斌主編的《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商務印書館,2010年)分析認為,其在祈使句中能體現委婉表達,如“您稍微等會兒”,在陳述句中則暗含比較意味,如“今天氣溫稍微低些”。需要與“稍稍”“略微”等近義詞相區别的是,“稍微”更強調程度的可控性與主觀判斷的溫和性。
“稍微”是一個常用副詞,表示數量少、程度淺或時間短,以下是詳細解釋:
表示事物在數量、程度或時間上輕微、有限的變化,常帶有“略微”“稍稍”的意味。例如“稍微加點鹽”“今天稍微有點冷”。
古代漢語中,“稍微”曾表示“衰微”,如《史記》中“諸侯稍微,大國不過十餘城”。現代已無此用法,僅保留“輕微”含義。
如需更多例句或語境分析,可參考《現代漢語詞典》或權威語法書籍。
艾缗拔和白冠百日糧鞭驅邊士并聞不遑枚舉不是冤家不聚頭不怡顫澀吃沒馳翔大豆膽大心粗打掙得似頓入法源寺奉誠園分歧點根芽孤峰突起黑哨慌慌張張琥珀詞僭侈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結結實實急澗濟救頸脖九素痀瘘局麻駿穩開弓不放箭口誤楞閃遼壤鸾鸖鳴珰南極籤批歉收晴朗窮俗讓客色象說不的私谶死水私幸推本溯源托音王歲文豹詳檢相撞閑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