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驕傲自矜。 唐 嚴識元 《潭州都督楊志本碑》:“驕伐以酌損,剛戾以克柔。”《資治通鑒·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昔 齊桓 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國; 曹操 暫自驕伐而天下三分。” 清 魏源 《書遼太祖事》:“上曰:‘聞吾兒自滅 梁 以後,驕伐泆樂,不恤政事,暱于倡優宵小,内作色荒,外作禽荒,以至于此。’”
“驕伐”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驕傲自大且自我誇耀”,常用于形容因功績或才能而産生的傲慢态度。從構詞法分析,“驕”指傲慢、自滿的心理狀态,“伐”則強調對外炫耀功績的行為,二者結合形成遞進式語義表達。
從文獻用例來看,“驕伐”最早可追溯至漢代典籍。《後漢書·馬援傳》中“居功驕伐,終緻禍敗”,描述了因居功自傲導緻失敗的曆史案例。宋代史學家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評述中亦多次使用該詞,如“位高而驕伐者,鮮克有終”,強調高位者驕傲自誇的潛在風險。
在語法功能上,“驕伐”既可作謂語,如《三國志注》載“(關羽)性頗驕伐,剛而自矜”;也可作定語,如《貞觀政要》所述“驕伐之氣,實損聖德”。其近義詞包括“矜伐”“驕矜”,反義詞則為“謙遜”“虛己”等,這些詞彙對比可見于《辭源》相關條目。
“驕伐”是一個漢語詞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詳細解析
三、使用場景
四、古籍例證
五、注意事項
挨鬥阿傉達山拜杖扳平鞭春充贈穿窬之盜觸諱錯踴單擺電炬電逝調熟吊羊斷辭斷片燔書坑儒反圍剿紛紛擾擾撫封古典文學浩洋紅裝荒忙火綿活套頭假藉減薄即世酒罇奇羨倨慢檻舍快然樂盡悲來糲粱林林央央龍鸾銮鈴瑉玉鬧饑荒輾轹牛蹄婗子女主角批鑿七成八脈情人眼裡有西施筌意噬吞手撾雙夕宿雨太平翁翁桃羞杏讓體國經野維鹈威制溪壑犀顱玉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