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笞的意思、捶笞的詳細解釋
捶笞的解釋
杖擊;抽打。《荀子·富國》:“名聲足以暴炙之,威權足以捶笞之。” 楊倞 注:“捶、笞,皆杖擊也。” 漢 袁康 《越絕書·荊平王内傳》:“﹝ 子胥 ﹞操鞭捶笞 平王 之墓。”
詞語分解
- 捶的解釋 捶 í 敲打:捶衣。捶鼓。捶打。捶拓。捶撻。捶楚(古代的杖刑)。捶胸頓足。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笞的解釋 笞 ī 用鞭杖或竹闆打:鞭笞。 古代用竹闆或荊條打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罰:笞刑。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捶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捶笞”指用棍棒或鞭子等工具進行抽打,多用于古代刑罰或嚴厲懲罰。該詞由“捶”(敲打)和“笞”(鞭打)組合而成,強調通過暴力手段實施懲戒。
二、發音與詞性
- 拼音:chuí chī(注意“笞”讀作chī,而非chuí)。
- 詞性:動詞,表示動作行為。
三、古籍例證
- 《荀子·富國》:“威權足以捶笞之。” 楊倞注:“捶、笞,皆杖擊也。”
- 《越絕書·荊平王内傳》記載伍子胥“操鞭捶笞平王之墓”,表達對仇敵的洩憤。
四、近義詞與關聯詞
- 近義詞:鞭笞、杖擊、拷打。
- 關聯詞:捶楚(古代杖刑)、笞刑(古代刑罰名)。
五、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刑罰或文學作品中強調嚴厲懲罰的場景,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作為書面語或曆史語境詞彙。
注意:
- 部分網頁(如)誤将拼音标注為“chuí chuí”,需以權威來源為準。
- 該詞與暴力相關,使用時需注意語境是否適宜。
網絡擴展解釋二
《捶笞》一詞的意思指的是用拳頭或者用棍棒等物件連續打擊身體以示懲罰或施加暴力的行為。它的部首是手,共有13個筆畫。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漢語,是由“捶”和“笞”兩個字組成的。在繁體中,捶字的寫法為「搥」,笞字的寫法為「箎」。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捶字的初始形态是由一個手部分和一個“雲/雨”字形構成的,後來逐漸演變為現在的形态。笞字的初始形态則是由一個手部分和一個“童”字形組成的。
以下是一些使用《捶笞》這個詞的例句:
1. 那個頑皮的孩子經常被父母捶笞來糾正他的行為。
2. 國内法律嚴禁使用體罰手段,包括捶笞。
一些相關的詞語和近義詞包括:責打、體罰、毒打等。反義詞可以是:鼓勵、表揚、獎勵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