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陝西省的意思、陝西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陝西省的解釋

簡稱“陝”,别稱“秦”。在中國西北部、黃河中遊。面積2026萬平方千米。人口343193萬(1995年)。明置陝西布政使司(省級),清為陝西省。省會西安。地形自北向南為黃土高原、渭河平原和秦嶺、大巴山地。重要河流有渭河、漢江。秦嶺以北為暖溫帶半濕潤區、半幹旱區,以南為亞6*熱帶濕潤區。煤炭和天然氣儲量居全國前列。機械制造和棉紡織工業發達。主要農産品有棉花和小麥。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陝西省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陝西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名稱源于曆史地理與行政沿革,具有明确的文化與地域内涵。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角度解析其詳細含義:


一、詞源釋義

「陝」

指古地名「陝原」(今河南陝縣西南),西周時期以陝原為界,東部由周公管轄,西部由召公治理,故稱「陝西」。

「西」

表方位,位于中國西北部,黃河中遊。


二、地理含義

陝西省地處中國内陸腹地,介于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總面積約20.56萬平方公裡。地貌特征為「北山南山,兩河居中」:


三、行政與文化内涵

  1. 行政建制

    省會為西安市,下轄10個地級市(含副省級城市西安)及楊淩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

  2. 曆史地位

    西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建都于此,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被譽為「天然曆史博物館」。

  3. 文化符號
    • 簡稱「陝」或「秦」:源自先秦時期秦國封地
    • 代表性遺産:秦始皇陵兵馬俑、西安城牆、延安革命聖地

四、名稱權威依據


參考資料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中國分省地圖集》. 中國地圖出版社, 2020.
  3. 民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25年版》.
  4. 陝西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陝西省志·文物志》. 三秦出版社, 2021.

網絡擴展解釋

陝西省是中國西北地區的重要省份,以下從多個維度進行解釋:

  1. 基本概況
    陝西省簡稱“陝”或“秦”,省會為西安市,位于中國内陸腹地、黃河中遊,總面積約20.56萬平方千米,2022年常住人口達3956萬。其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周邊與山西、河南、内蒙古等8個省市接壤,是新亞歐大陸橋的重要門戶。

  2. 地形與氣候
    陝西省自北向南分為三大地形區:北部為黃土高原,中部為渭河平原(關中平原),南部為秦巴山區(含秦嶺和大巴山)。其中秦嶺是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氣候橫跨北亞熱帶、暖溫帶和中溫帶,南北差異顯著,冬季寒冷幹燥,夏季炎熱多雨。

  3. 資源與經濟
    陝西省煤炭和天然氣儲量居全國前列,2022年GDP達32772億元。工業以輕工、紡織為主,同時也是西北地區工業較發達的省份。

  4. 曆史文化
    陝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曆史上西周、秦、漢、唐等14個王朝在此建都,形成“三秦文化”。境内有華山、秦始皇陵、西安古城等著名景點,秦嶺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

  5. 特殊地位
    陝西省是中國經緯度基準點“大地原點”和“北京時間國家授時中心”所在地,具有重要的地理和科學意義。

如需更詳細數據(如行政區劃或曆史沿革),可參考政府官網或權威統計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愛國如家傍柳隨花骲頭本言徧謝庳惡不古蠶桑荝子差吏楚嶂答賦登虛鼎爐遞馱斷木掘地法拉反撥光洋蠱幹規勉圜牆穢汙毀眦火家急聒筋榦淨赢金齑玉脍急松松捐玦君子行誇賞龍虬幕牆男媒女妁甯心牛力拗轉鷗情盤多僻嗜輕松岨險入籍三孔蛇含生産率所用宿衛湯散童叟歪行貨外舅彎犇枉然瓦器蚌盤微管下半截鄉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