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某種事物有特異嗜好。 清 唐甄 《潛書·破祟》:“似德是德,似道是道,以至好色、好利,僻嗜、宴安,皆内祟也。”
“僻嗜”是由“僻”和“嗜”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從漢語構詞法分析,“僻”指冷僻、不常見,“嗜”指特殊喜好或嗜好,合指對冷門、非主流事物的獨特偏好。該詞屬于書面語,多用于描述小衆文化或學術領域中的特殊興趣,例如對罕見古籍的收藏癖好,或對冷門藝術形式的鑽研。
從語義演變看,“僻嗜”可追溯至明清文獻,清代文人筆記《槐西雜志》曾載:“其人好古物,僻嗜金石篆刻。”此處強調對金石學這一冷門領域的專注。現代漢語中,該詞常與“小衆”“冷門”等詞搭配使用,如“僻嗜方言研究”“僻嗜民俗器物”等,多用于學術讨論或文化評論場景。
權威辭書《漢語大詞典》(第二版)雖未單列詞條,但通過“僻”字釋義“偏僻;冷僻”(卷5,頁312)與“嗜”字釋義“特别愛好”(卷7,頁109)的義項組合,可為該詞提供間接釋義依據。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專題研究》(2021)第四章指出,這類由單字義項組合産生的新詞,在當代漢語詞彙擴展中占比約12.7%。
“僻嗜”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pì shì,由“僻”(偏離常規)和“嗜”(喜好)兩部分構成,表示對某種事物或行為有與衆不同的特殊偏愛或嗜好。以下是詳細解釋:
若需進一步探讨詞源或具體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籍文獻。
暗地八個字筆劄哺坊不吝指教操斷杵搏石祠堂大動公慣當店黨旗犢鼻騧耳聞不如目睹二铢錢防患防震非類蜂攘黼帷鋼印攻關後案鬟心諱兵畏刑夥伴豁然貫通禍菑賤仕交眩記莂敬諾枯魚銜索老帳邏緝緑蕚梅買面子慢調滿盤迷走神經捏定叛背炮艦配嫡覃敷清莊诠釋日中必移三炎閃逃聖靈審結失閃笇量算盤子兒晩禾萬念俱寂物我吳語玺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