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本言的意思、本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本言的解釋

(1).原來說。《墨子·尚同中》:“為民正長,賞譽不足以勸善,而刑罰不沮暴,則是不與鄉吾本言‘民始生,未有正長之時’同乎?”《北史·李元忠傳》:“﹝ 元忠 ﹞謂門者曰:‘本言公招延儁傑,今聞國士到門,不能吐哺輟洗,其人可知。還吾刺,勿復通也。’”

(2).猶言這些言論。 章炳麟 《文學說例》:“蓋 勝 既率意奏陳,退而撰次本言,施以藻采,史官傳述,遂若造膝所陳,語本若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本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及使用場景:

一、基本釋義

  1. 原來說
    指回歸最初的言論或本意,常用于引用或追溯之前的表述。例如:

    • 《墨子·尚同中》提到:“為民正長,賞譽不足以勸善,而刑罰不沮暴,則是不與鄉吾本言‘民始生,未有正長之時’同乎?”
    • 《北史·李元忠傳》中,李元忠批評對方未能禮賢下士時,提到“本言公招延儁傑”。
  2. 猶言這些言論
    用于指代前文提到的具體言論或觀點。例如:

    • 章炳麟在《文學說例》中分析史官記錄時,提到“蓋勝既率意奏陳,退而撰次本言”。

二、使用場景

三、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墨子》《北史》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本言(běn yán)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指的是“根本的說法”或者“核心的觀點”。它是由“本”和“言”兩個字組成的。 “本”字的部首是“木”,筆畫數為五畫。它原義是指樹木的根部,後來引申為事物的根本、基礎。在《本言》這個詞中,它表示根本、核心的含義。 “言”字的部首是“言”,筆畫數為七畫。它的原義是指說話的動作,後來引申為語言、言論。在《本言》中,它表示說法、觀點的意思。 《本言》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獻中。它在《論語》中出現過,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在繁體字中,“本言”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有時候“言”字的上方會加一個“讠”字旁,表示與言相關的意義。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的演講是本言,點出了問題的核心。” 與“本言”相關的組詞有“本質”、“本理”等。近義詞包括“核心觀點”、“根本原則”等。反義詞可以是“庸言”、“無本之言”等。 希望這些回答能夠滿足你的要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