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本言的意思、本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本言的解釋

(1).原來說。《墨子·尚同中》:“為民正長,賞譽不足以勸善,而刑罰不沮暴,則是不與鄉吾本言‘民始生,未有正長之時’同乎?”《北史·李元忠傳》:“﹝ 元忠 ﹞謂門者曰:‘本言公招延儁傑,今聞國士到門,不能吐哺輟洗,其人可知。還吾刺,勿復通也。’”

(2).猶言這些言論。 章炳麟 《文學說例》:“蓋 勝 既率意奏陳,退而撰次本言,施以藻采,史官傳述,遂若造膝所陳,語本若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本言”作為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文獻用例兩方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本”在《說文解字》中釋義為“木下曰本”,本義指草木根莖,後引申出根源、依據等抽象含義(來源:《說文解字注》)。“言”甲骨文字形作舌從口出狀,《爾雅》訓為“直言曰言”,指有明确指向的陳述(來源:《爾雅·釋诂》)。

二、複合詞義項

  1. 本始之言:《春秋穀梁傳注疏》有“推本其言謂之本言”的注解,指追溯言論的原始依據(來源:楊士勳疏)。
  2. 主體陳述:明代《讀書錄》載“讀書當析本言與注釋”,特指文獻中的核心論述部分(來源:薛瑄《讀書錄·卷五》)。
  3. 自述本源:《史通·序傳》言“屈原《離騷》其首章,上陳氏族,下列祖考,此實本言”,強調自我根源的表述(來源:劉知幾《史通》)。

該詞現代多用于文獻學領域,指文本中最能體現作者本意的核心表述。其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4冊第387頁的完整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本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種主要含義及使用場景:

一、基本釋義

  1. 原來說
    指回歸最初的言論或本意,常用于引用或追溯之前的表述。例如:

    • 《墨子·尚同中》提到:“為民正長,賞譽不足以勸善,而刑罰不沮暴,則是不與鄉吾本言‘民始生,未有正長之時’同乎?”
    • 《北史·李元忠傳》中,李元忠批評對方未能禮賢下士時,提到“本言公招延儁傑”。
  2. 猶言這些言論
    用于指代前文提到的具體言論或觀點。例如:

    • 章炳麟在《文學說例》中分析史官記錄時,提到“蓋勝既率意奏陳,退而撰次本言”。

二、使用場景

三、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參考《墨子》《北史》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貝囊悲歎并兵禀辭部填刍議詞韻大梵天電筆底确惡迹昭着反常膨脹弗靡鬼侯涵閘鶴書奸官交售膠水進當金仆九陔厥證鞠茂草舉武糠籺科诏雷奔麗室龍蘭龍鸾字祿蠹孟嘗迷途知返鳥駭鼠竄毗富牽攜乞紐忽濃奇辟聲淚紳衿審慎行事虱子獸聚鳥散收去雙扇叔度陂湖疏罔算帒素篆通草土城土地廟土豆王命文冢問諸水濱嗚哩嗚喇瞎胡鬧西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