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山雞的意思、山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山雞的解釋

(1).鳥名。形似雉。雄者羽毛紅黃色,有黑斑,尾長;雌者黑色,微赤,尾短。古稱鸐雉,今名錦雞。傳說自愛其羽毛,常照水而舞。 漢 馬融 《長笛賦》:“山雞晨羣,野雉朝雊。” 南朝 宋 劉敬叔 《異苑》卷三:“山雞愛其羽毛,映水則舞。 魏武 時,南方獻之,帝欲其鳴舞而無由。公子 蒼舒 令置大鏡其前,雞鑒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 唐 崔護 《山雞舞石鏡》詩:“ 盧峰 開石鏡,人説舞山雞。” 清 吳偉業 《靈岩寺放生雞》詩之三:“敢笑山雞惜羽毛,卑栖風雨自三號。”

(2).方言。雉的别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山雞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山雞(shān jī)指雉科鳥類中的環頸雉(學名:Phasianus colchicus),俗稱“野雞”。其核心特征包括:

二、名稱溯源

“山雞”一詞源于其栖息環境(山林)與類屬(雞形目)。古籍中早有記載:

《本草綱目·禽部》載:“雉,南北皆有之,形大如雞,而毛色五彩。”

《說文解字》注:“雉,野雞也”,漢代已用“雉”代指山雞。

三、文化象征

山雞在傳統文化中具有雙重寓意:

  1. 祥瑞之美:因羽毛華美,常被喻為“鳳凰”的化身,象征高貴。如《異苑》稱:“山雞愛其毛羽,映水則舞。”
  2. 隱逸之志:因其栖息山野,文人借指隱士生活。如李白詩雲:“山雞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四、科學辨析

需注意“山雞”與相近物種的區别:


參考資料: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李時珍《本草綱目》,明代刻本(1596年).
  3. 《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科學出版社,2017年.
  4.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網絡擴展解釋

“山雞”是鳥類的一種,在不同語境下有多種解釋:

一、生物學特征

  1. 外形與分類
    山雞形似雉類,雄鳥羽毛紅黃色帶黑斑,尾羽長;雌鳥羽毛以黑色為主,尾短。古稱“鸐雉”,現代多稱為“錦雞”或“環頸雉”。
    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善奔走和短距離飛行,食性雜,喜食昆蟲、谷物等。

  2. 習性
    性情活潑,常小群活動,因胃囊較小,覓食時“少食多餐”。


二、文化典故


三、方言與别稱


四、經濟價值

人工養殖的山雞肉質細嫩、蛋白質含量高,具有較高經濟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

愛麗舍宮艾絨八垢奔頭表顯不得要領長恩楚頌打女真對着和尚駡賊秃發喘夫牌府試改更改途易轍幹策公使團鶴歸華表宏拔歡待皇德笏帶賤庚接翮荊榛科蟲體刻溪空孱扣鐘涼棚連染麗爾龍心洛神珠馬袋緬鑒民甲覓貼兒谟猷南衙能樣漚樸漰騰跂跂荃宰熱症三言兩語森羅寶殿商湯聲量市容宿傳孫孫太山佻巧停牌外縮紋木享觐象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