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商确的意思、商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商确的解釋

商讨;斟酌。 南朝 梁 锺嵘 《<詩品>總序》:“觀王公搢紳之士,每博論之餘,何嘗不以詩為口實,隨其嗜慾,商确不同。”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四:“四六應用,所貴翦裁,或屬筆於人,有未然,則當通情商确。” 王國維 《紅樓夢評論》第四章:“然事不厭其詳,姑以生平可疑者商确焉。”參見“ 商搉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商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現代漢語中更常用的“商榷”相同,主要表示商讨、讨論、斟酌以求得明确或妥當的意思。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核心釋義:

    • 商讨、讨論: 指與他人交換意見,共同研究讨論問題。例如:“此事需經專家商确後方可定案。”
    • 斟酌、考量: 指對事情、方案、文字等進行仔細的推敲、衡量,以求其準确、恰當或完善。例如:“文稿中的措辭尚需商确。”
  2. 詞義辨析與用法特點:

    • 與“商榷”的關系: “商确”與“商榷”意義基本相同,都表示商讨、斟酌。在現代漢語中,“商榷”是更為常用和标準的書面語形式。“商确”則相對少見,有時會被視為“商榷”的異寫或古舊用法,但在特定語境或仿古表達中仍可見到。
    • 強調“确”字: “确”字含有“真實、準确、堅固、明确”之意。因此,“商确”一詞在表示“商讨”的同時,更側重于通過讨論來明确是非、求得定論、使之準确無誤或妥當可靠。它隱含了追求結果确定性或方案完善性的目的。
  3. 詞源與構成:

    • “商”的本義有計量、估量、商議、讨論等含義(《說文解字》:商,從外知内也)。
    • “确”的本義指土地堅硬、瘠薄,引申為真實、堅固、堅定、明确等含義(《說文解字》:确,磬也。段玉裁注:确即今之埆字,謂多石瘠薄)。
    • 兩字結合,“商确”即通過商議、讨論來使事物變得明确、确定、妥當或堅實可靠。
  4. 現代應用: 雖然“商榷”是首選詞,但在一些需要體現正式、嚴謹或略帶古雅色彩的書面語中,尤其是在學術讨論、公文寫作或法律文書中,有時仍會使用“商确”來表達對某一問題、觀點或方案進行深入、審慎的讨論和确認。其使用強調過程(商讨)與目标(明确/确定)的結合。

權威參考來源:

“商确”意指通過商讨、讨論和仔細斟酌,以求使問題、意見或方案明确、準确、妥當或得以确定。它與“商榷”意義相同,但後者在現代漢語中更為常用。“商确”的使用體現了對讨論結果之明确性和可靠性的追求。

網絡擴展解釋

“商确”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shāng què,其核心含義為通過商讨達成共識并确定結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構成解析

    • 商:指商議、讨論,如“協商”“商業”。
    • 确:指确定、明确,如“确立”“真實”。
      合起來表示通過讨論明确結論,強調過程與結果的雙重性。
  2. 應用場景
    多用于正式或專業語境,如合同條款、工程規範等需多方協商的場景。例如:

    “分包商确認所有材料滿足技術規範要求”;
    “甲方與乙方協商确定繳存基數和比例”。


二、曆史淵源

  1. 文獻記載

    • 最早見于南朝梁鐘嵘的《詩品總序》:“隨其嗜欲,商确不同”。
    • 宋代周煇《清波雜志》中也有“通情商确”的用法。
  2. 詞源争議
    部分資料提到其可能源自《左傳》中晉國使者商讨事務的典故,但此說法未見于高權威性來源。


三、近義詞辨析

詞語 區别 示例
商榷 更常見,側重讨論過程 “此觀點有待商榷”
商确 強調通過讨論達成明确結論 “協商确定細節”
斟酌 側重反複考量,不特指多人協商 “斟酌字句”

四、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滬江詞典)和(漢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嗳酸痷婪把拏犇競冰雹兵匪炒面陳具重規累矩遄死叢木蔥蔚哒哒達努節蹈藉點句地媪吊禮鞮鍪東東洞度恩同父母甘貧守分苟止管請花彩浣花諱生缣蒲結絕笄丱盡情盡理今時酒舫巨猾考慎良食連緒靈素六市龍茶沒淘剩娩出明确抹眉小索摩拭男巫偶句秦始皇陵确鑿日時參橫首肯心折蔬果水敗燧火題外瓦當文鰕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