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沒有出息;放蕩。 豐子恺 《緣緣堂隨筆集·歪鲈阿三》:“五百隻大洋!正好開爿小店,讨個老婆,成家立業。現在哪裡去了?這真叫做沒淘剩!”
“沒淘剩”是一個漢語方言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基本釋義
該詞主要表示“沒有出息”或“放蕩”的意思,常用于形容人缺乏進取心或行為不檢點。例如豐子恺在《緣緣堂隨筆集·歪鲈阿三》中寫道:“這真叫做沒淘剩!”即通過具體語境強化了貶義色彩。
拼音與構成
拼音為méi táo shèng,由“沒”(無/未)、“淘”(本義為沖洗,引申為淘汰、篩選)、“剩”(剩餘)三字組成。字面可理解為“未被淘汰篩選後剩下的”,暗指不成器或不符合社會期待。
方言屬性與使用範圍
屬于地域性表達,多見于吳語等方言區(如江浙一帶),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文學作品或口語對話中。
補充說明
部分詞典進一步強調其隱含的“行為放縱”含義,如《漢典》指出該詞可描述生活态度不端正的人。
如需更詳細的方言用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語方言大詞典》等專業辭書。
《沒淘剩》是一個常用于描述閑置物品或者商品銷售情況的詞語,意指已經沒有剩餘的、尚未被清理或售出的物品。
《沒淘剩》的拆分部首分别為:木、氵、刂,合起來形成了該詞語的構字部分。根據筆畫順序,它可以分解為10個筆畫。
《沒淘剩》是一個現代漢語詞語,來源于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和口語表達。它主要用于描述某種商品或物品的銷售情況,表示已經全部售罄,沒有任何剩餘。
《沒淘剩》的繁體字為「沒淘剩」。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由于《沒淘剩》是一個現代詞語,所以在古代并沒有特定的寫法。
1. 這款商品熱賣一空,已經沒淘剩了。
2. 昨天我去逛街,發現這個商店的貨物沒淘剩一件。
3. 看來這次特賣活動真是火爆,貨品已經沒淘剩了。
1. 淘汰
2. 剩餘
3. 剩下
4. 清理
5. 賣光
1. 完售
2. 都賣出去了
3. 一空
4. 完全清空
5. 賣完
1. 有剩餘
2. 未銷售
3. 還有貨
4. 未清空
5. 還有存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