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星橫斜。指夜深。 三國 魏 曹植 《善哉行》:“月沒參橫,北鬥闌幹。” 宋 秦觀 《和黃法曹憶建溪梅花》詩:“月沒參橫畫角哀,暗香銷盡令人老。” 清 王晫 《今世說·德行》:“﹝ 唐客齋 ﹞雅好賓客,舃屐到門,歡然握手,袒裼呼盧,參橫月落。” 魯迅 《集外集拾遺·懷舊》:“﹝ 王叟 ﹞與 李嫗 談故事,每月落參橫,僅見煙鬥中一星火,而談猶弗止。”
“參橫”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含義,需結合發音和使用場景區分:
天文意義(發音:shēn héng)
指參星(獵戶座亮星)橫斜的天象,常用來表示夜深時分。例如:
成語含義(發音:cān héng)
部分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意為“人或事物不按常理行事,導緻混亂無序”。例如形容局勢失控或行為反常()。但此釋義在權威古籍文獻中較少見,需謹慎使用。
注意:
“參橫”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參和橫。其中,“參”是上部部首,也是直角的三角形;“橫”是下部部首,表示橫線。
部首:參、橫。
“參”的筆畫數為8,按照橫、豎、撇、捺、點的順序依次書寫;“橫”的筆畫數為2,隻有一個橫。
“參橫”一詞最早出現于《說文解字》這本古代漢字字典中。原本是指在直線中豎線不平整的情況,後來引申指代文字或圖畫中出現偏差、不正常的情況。
繁體字為“參橫”。
古時的“參”字寫作“替”,兩側有橫在上、豎在下的縱橫交錯的圖形,寓意參差不齊;“橫”字寫法與現代相同。
1. 他的書法字迹參橫不齊,缺乏美感。
2. 這幅畫中遺漏了一個“橫”,有點參橫。
參考、三參、參透、橫財、橫行、橫看、橫掃。
參差、欠妥、不正常、不規則。
齊整、對稱、規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