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俘獲之功而所得的賞賜。《資治通鑒·梁敬帝太平元年》:“戊午,大赦。己未,解嚴。軍士以賞俘貿酒,一人裁得一醉。”
“賞俘”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ǎng fú,其核心含義是因俘獲敵人或戰利品而獲得的賞賜。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資治通鑒》原文或權威漢語詞典。
《賞俘》一詞是由“賞”和“俘”兩個字組成的。其中,“賞”是指給予獎賞或嘉獎的意思,“俘”是指被俘虜的人。因此,整個詞語的意思是指對被俘虜的人進行獎賞或嘉勉。
根據漢字拆字的原則,可以将《賞俘》的兩個字分别進行部首和筆畫的拆分:
1. “賞”字的部首是“走”,總共8畫;
2. “俘”字的部首是“人”,總共10畫。
《賞俘》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戰争時期,當時勝利的一方會對抓獲的敵方士兵進行嘉獎和獎賞,以激勵士氣和團結力量。繁體字中,賞字為賞,俘字為俘。
在古代,賞字的寫法稍有不同,承載了更多象形意義。它的早期寫法是一隻手持棍棒,象征着嘉獎和獎賞的權力。而俘字則比較接近現代字形。
以下是幾個使用《賞俘》的例句:
1. 在古代戰争中,俘虜的敵人往往會被賞俘。
2. 這位将軍賞俘将士,以示對他們英勇表現的嘉獎。
3. 賞俘的舉行讓整個軍隊的士氣大為提升。
與《賞俘》相關的組詞如下:
賞罰、賞心悅目、俘獲、俘虜
與《賞俘》意思相近的詞語是“嘉勉”、“褒獎”,它們都指對人進行表彰和獎勵。而與《賞俘》意思相反的詞語是“懲罰”、“虐待”,它們表示對被俘虜的人進行懲戒和虐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