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se all standing and reputation] 地位喪失,名譽掃地。形容做壞事遭到徹底失敗
地位喪失,名聲敗壞。謂遭到徹底失敗。 清 馮桂芬 《明徵士劉孝惠先生像題詞》:“卒之身敗名裂,為天下笑。” 魯迅 《而已集·新時代的放債法》:“而且不但此也,還有許多罪惡,寫在賬簿上哩,一旦發布,你便要‘身敗名裂’了。”亦作“ 身敗名隳 ”、“ 身廢名裂 ”。《兒女英雄傳》第三二回:“否則浪得虛名,畢竟才無足取,甚而至于弄得身敗名隳的都有。” 朱自清 《經典常談·<史記><漢書>》:“他覺得自己已經身廢名裂,要發抒意中的郁結,隻有這一條通路。”
“身敗名裂”是漢語成語,拼音為shēn bài míng liè,其含義可結合不同角度詳細解析: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典故,可查閱《漢語成語大詞典》或權威文學解析。
《身敗名裂》這個詞是形容一個人的身份、名譽等在某種情況下受到嚴重破壞或損失的意思。它是由“身敗”和“名裂”兩個詞組成的,每個詞都有自己獨特的含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身敗”由“身”和“敗”組成。“身”的部首是“自”,總筆畫數為7。“敗”的部首是“貝”,總筆畫數為10。
“名裂”由“名”和“裂”組成。“名”的部首是“口”,總筆畫數為6。“裂”的部首是“衣”,總筆畫數為12。
來源:
《身敗名裂》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增廣賢文》一書中。該詞形象地表達了身份和名譽的徹底崩潰和毀滅的意義。
繁體:
《身敗名裂》
古時候漢字寫法:
《身 敗 名 裂》
例句:
1. 他因為丑聞曝光而身敗名裂,從此在社會上再無立足之地。
2. 這位曆史上的名将,在一場敗仗後身敗名裂,被人們所唾棄。
組詞:
身分、敗壞、名聲、裂縫
近義詞:
形象掃地、贻害無窮、聲譽破滅
反義詞:
聲名顯赫、大名鼎鼎、身份光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