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酹酒祭奠。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奉觴奠以望靈,仰蒼天而自訴。”
“觞奠”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hāng diàn,其核心含義為酹酒祭奠,主要用于表達對祖先或逝者的追思和紀念。以下從不同角度詳細解析該詞:
“觞”指古代酒杯,“奠”表示祭奠。組合後意為以酒祭祀,常見于古代文獻中描述祭祀儀式的場景。例如南朝梁沈約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中提到:“奉觞奠以望靈,仰蒼天而自訴”,展現了通過敬酒表達哀思的行為。
綜合自漢典、滬江詞典、查字典等來源,釋義一緻,無歧義。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
觞奠是指祭祀儀式中主持者向神靈或祖先敬奉酒的儀式,也可以用來表示祭祀儀式本身。觞指的是酒器,奠指的是敬酒。
觞的拆分部首是見,筆畫數為20;奠的拆分部首是大,筆畫數為8。
《觞奠》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儀式。在古代,人們常常通過敬酒來向神靈或祖先表示敬意和祈禱。
觞奠的繁體字為觴奠。
觞奠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觴﹒閻。
1. 這次祭祀儀式中,主持人莊重地進行了觞奠。
2. 在農曆新年的祝福儀式上,我家祖先的牌位前擺滿了敬奉的觞。
觞杯、祭觞、敬觞
祭祀、祭拜、供奉
醉酒、狂歡、放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