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筵的意思、末筵的詳細解釋
末筵的解釋
猶末座。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勉學》:“吾時頗預末筵,親承音旨,性既頑魯,亦所不好雲。”
詞語分解
- 末的解釋 末 ò 尖端,梢:末梢。末端。秋毫之末(毫毛尖端)。 最後,終了:末了(僶 )。末尾。末日。末代。窮途末路。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末業。末技。舍本逐末。 碎屑:末子。碎末。 傳統戲劇角色名,一
- 筵的解釋 筵 á 竹席:筵席。 酒席:喜筵。壽筵。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末筵"是漢語中較為生僻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構詞語素及典籍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一、分字釋義
- 末:象形字,本指樹梢,《說文解字》釋為"木上曰末",引申為末端、次要位置。在禮儀場合特指卑位,《禮記·樂記》載"三揖至于階,三讓以賓升,拜至獻酬,辭讓之節繁,及介省矣,至于衆賓,升受,坐祭,立飲,不酢而降,隆殺之義辨矣"鄭玄注"隆殺,謂尊卑也",可見末位與主位的等級差異。
- 筵:形聲字,《說文解字》訓"竹席也",後特指宴飲時鋪設的竹席,代指宴席整體,《詩經·大雅·行葦》"肆筵設席"即用此義。
二、複合詞義
"末筵"作為合成詞,首見于南朝文獻,指宴席中距離主位最遠的席位,承載三重内涵:
- 空間方位:字面指宴席末端位置,如《南齊書·王融傳》"臣亦遭逢,生此嘉運,惟塵末筵,一叨在斯"即描述宴飲座次。
- 禮制象征:古代宴飲禮儀以方位别尊卑,末筵對應參與者的較低身份,《周禮·春官·司幾筵》賈公彥疏"筵長于席,筵鋪于下,席加于上",可見筵席布置的等級秩序。
- 文學意象:唐宋詩詞常以"末筵"自謙,如陸遊《答人賀賜葦帶啟》"綴鴻鹭之末筵",喻指自身處于群體邊緣。
參考來源
- 漢典(www.zdic.net)漢字字形解析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詞條釋義
- 《十三經注疏》禮制考釋
-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文獻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
“末筵”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 拼音:mò yán
- 注音:ㄇㄛˋ ㄧㄢˊ
- 含義:指宴席中的“末座”,即地位較低者或謙稱自己所處的席位。
二、文獻出處與例句
- 《顔氏家訓·勉學》(北齊·顔之推)
原文提到:“吾時頗預末筵,親承音旨,性既頑魯,亦所不好雲。”
此處“末筵”指作者自謙身處末席,參與學術讨論。
- 明代韓上桂《經夏鎮呈贈葉台翁師相》
詩句“枯崖亦與承膏澤,敢望開尊次末筵”中,“末筵”同樣表達謙遜之意。
三、用法與近義
- 語境:多用于古代文獻或謙稱場合,描述身份低微者的席位。
- 近義詞:末座、末席。
- 相關成語:如“盛筵難再”“張筵設戲”等,均與宴席場景相關。
四、總結
“末筵”是帶有謙遜色彩的文言詞彙,強調席位等級或自謙身份,常見于曆史典籍與詩詞中。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顔氏家訓》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拔絶闆肋苞括北宮鼻皻踣籍不擱布貨操行場合騁駿蠢物地臘東人遏廢二周鳳德馮歡券高讓根端狗屎堆棺罩寒心酸鼻滑距湔滌假肢嗟蹙靜密進奏譏興獵跋離痕令人起敬磷磷龍旐明豁默台弄童貧忙千秋萬古傾曲青玉斾繞組孺齒三梆散件哨棒聲應氣求實價霜紅水電部竦踴飧瀉邰妃同然一辭無偏無頗享上飨昭閑緒邪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