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嗣立的意思、嗣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嗣立的解釋

謂繼承君位。《國語·晉語九》:“及 景子 長於公宮,未及教訓而嗣立矣,亦能纂修其身以受先業,無謗於國。”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春申君傳》:“ 烈王 死, 幽王 嗣立。” 唐 元稹 《贈韋審規父漸等制》:“朕嗣立之二月五日,在宥天下,澤被幽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嗣立”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君主或地位的繼承。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嗣立(拼音:sì lì)指繼承君位或地位,強調對前代統治者或家族權力的合法延續。例如《國語·晉語九》記載“及景子長於公宮,未及教訓而嗣立矣”,即描述繼承君位的行為。


二、字義分解

  1. 嗣(sì):
    • 本義為接續、繼承,如“嗣位”“嗣業”。
    • 引申指子孫後代,如“後嗣”。
  2. 立(lì):
    • 此處特指“即位”,即君主登基。
    • 廣義可指确立地位或制度,如“立法”“立約”。

三、古籍例證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描述君主傳承或家族繼承。例如提到“衛惠公之子懿公嗣立”,即指其繼承父親君位。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國語》《越絕書》等古籍,或通過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查詢擴展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嗣立的意思

《嗣立》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繼承并建立。它表示後人繼承前人的事業并将其發揚光大。

拆分部首和筆畫

《嗣立》的部首是口及立,讀音為sì。它的總筆畫數為15。

來源

《嗣立》一詞最早出現在《孟子·盡心上》一篇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慕繼人,自立於世,過之以日。既沒,人人自為知,嗣立,以終於天年。”這段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如果不珍惜繼承前人的成就,自我封閉,自私自利,那麼他的事業就隻是昙花一現。隻有繼任者能夠将前輩的事業發揚光大,才能真正完成曆史使命。

繁體

《嗣立》的繁體字為「嗣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寫《嗣立》一詞時,「嗣」的原始字形為用「吉」字作為會意,象征着繼承、續傳。而「立」的原始字形為「比」字,用來表示建立、創立。兩個字合在一起就是繼承并建立的意思。

例句

他是這個家族的嗣子,有責任嗣立家族的事業。

組詞

嗣子、嗣位、嗣後、後嗣、身世嗣續

近義詞

承接、繼承、繼任、續寫

反義詞

中斷、廢除、放棄、終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