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缮兵的意思、缮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缮兵的解释

(1).整治武备。《管子·大匡》:“二年, 桓公 弥乱,又告 管仲 曰:‘欲缮兵。’”《后汉书·刘虞公孙瓒等传论》:“缮兵昭武,以临羣雄之隙。” 李贤 注:“缮,修也。”

(2).供给军队食粮。缮,通“ 膳 ”。《史记·张仪列传》:“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焉。” 张守节 正义:“缮音膳,同‘饍’,具食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缮兵”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语义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典籍用例两个层面解析。

一、词义分解 “缮”在《汉语大词典》中释义为“修补,整治”,如《左传·襄公三十年》载“聚禾粟,缮城郭”。“兵”本义指兵器,《说文解字》释为“械也”,后引申为军事、武装力量。二字组合构成动宾结构,字面意为“修整兵器装备”。

二、军事治理内涵 在古代典籍中,“缮兵”多指系统的军事备战行为,包含三层要义:

  1. 兵器维护:如《汉书·晁错传》所述“缮甲兵,谨守备”,强调武器修缮
  2. 城防建设:《吕氏春秋·季春纪》载“修利堤防,缮完兵器”,涵盖防御工事整备
  3. 军队训练:《战国策·齐策》中“缮兵厉士”,指对士兵的操演整治

三、语用演变 该词在明清文献中逐渐从具体军事行为扩展至抽象的战略准备,如王夫之《读通鉴论》用“缮兵积粟”喻指全面备战状态。现代汉语中多见于历史文献研究领域,日常语境已鲜用。

典籍来源: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7卷第893页、《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256页。例句引自中华书局点校本《左传》《汉书》。

网络扩展解释

“缮兵”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整治武备
    指整顿军事装备、加强军队训练,以提升战斗力。例如《东周列国志》中记载:“二卿为朕缮兵固守,以待朕之归可也。”。这一用法强调战备状态的维护,常见于历史文献和军事策略描述中。

  2. 供给军队食粮
    此处“缮”通“膳”,意为为军队提供粮草等后勤保障。例如《史记·张仪列传》提到:“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这一含义突显古代战争中物资筹备的重要性。


二、延伸与用法


三、权威出处

别人正在浏览...

败絮秉烛夜游摈抑捕掳餔时诚贯乘兴车裀充盛代漏龙当康大训夺冠风尘仆仆风鳗搞花样公馆狗口里生不出象牙光塌塌官勇花边鬼头江歌交悦讥贬净白金河锦亭均税空尠赉弼蓝田猿人乐笑翁列岸理体棉毛裤密藏鸣榔南狩骞翮樵米青檮青瑶简荣谐伉俪散剽射柳世途束炬舒遟私眷损心堂簿腾突条律廷寄通玄真人万福王相畏缩鋘锄五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