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掃除筍殼。 宋 黃庭堅 《次韻答斌老病起獨遊東園》之二:“斸枯蟻改穴,掃籜筍迸地。”
(2).喻消滅敵軍。語本《晉書·苻堅載記下》:“今有勁卒百萬,文武如林,鼓行而摧遺 晉 ,若商風之隕秋籜。” 清 吳偉業 《雁門尚書行》:“掃籜謀成頻撫劍,量沙力盡為傳飡。”
“掃箨”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清除内心雜念
軍事典故:消滅敵軍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晉書》或宋、清詩詞集。
《掃箨》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用手或者工具輕輕地撫摸、撣去物體上的塵土或雜物。這個詞常被用來形容清潔、整理和整齊。
《掃箨》這個詞的部首是“扌”,即左手的象形圖案。它的總筆畫數是13。
《掃箨》這個詞最早見于《詩經·周南·桃夭》,并在此後的古代文獻中被廣泛使用。
《掃箨》的繁體字為「掃箹」,字形更加複雜。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略有不同。《掃箨》在古時的寫法是「掃箹」。
1. 她用掃箨輕輕地清理書桌上的灰塵。
2. 他坐在院子裡,手中捧着一把掃箨,細心地整理着花盆。
1. 掃帚:用于清掃地面的工具。
2. 掃把:用于清理塵土和雜物的工具。
3. 箨把:箨子的把手部分。
1. 撣拂:輕輕地撫摸或拂去物體表面的塵土。
2. 掃拂:用具有刷毛的掃帚等工具清除物體上的灰塵。
3. 撣掃:輕輕地撣去物體表面的灰塵和雜物。
1. 積塵:物體表面因長時間不清潔而積聚的灰塵。
2. 髒亂:指物體或環境不整潔、雜亂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