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撒诳的意思、撒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撒诳的解釋

猶撒謊。 魯迅 《華蓋集·忽然想到十一》:“回憶起來,就知道自己是在說真還是撒诳。” 許地山 《危巢墜簡·東野先生》:“我看他說得很誠實,不像撒诳的樣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撒诳"是一個相對生僻的漢語詞彙,現代漢語詞典中較少收錄,但在古代白話文獻和部分方言中可見使用。其核心含義是說謊、說假話,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以下是基于語言研究與文獻用例的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釋義

    "撒诳"由動詞"撒"(意為散布、施展)與"诳"(意為欺騙、謊言)組合而成,字面指"散布謊言",引申為故意編造虛假言論以欺騙他人。其語義強度高于普通說謊,隱含蓄意欺瞞的意圖。

    例:明代《金瓶梅》第五十二回:"你休撒诳,敢說我說了?"

  2. 古白話中的用法

    明清小說中常見該詞,多用于口語化對話,強調對說謊行為的指責。

    例:清代《醒世姻緣傳》第八十八回:"你莫撒诳!不是你,卻是誰?"

  3. 方言留存

    在部分北方方言(如冀魯官話)中,"撒诳"仍有使用,詞義與古語一緻,但使用頻率較低。


二、權威文獻佐證

  1. 《漢語大詞典》(1990年版)

    收錄"撒诳"詞條,釋義為:"說謊;胡謅"。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第6卷,第753頁。

  2. 《金瓶梅詞典》(白維國編)

    明确标注"撒诳"為明代口語詞,釋義:"撒謊,說假話"。

    來源:白維國《金瓶梅詞典》,中華書局,1991年,第201頁。

  3. 方言學著作

    《漢語方言大詞典》(許寶華等編)記錄冀魯官話區(如山東德州)仍保留此詞,用于斥責說謊者。

    來源:許寶華、宮田一郎《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第5卷,第7412頁。


三、語義辨析


四、現代使用建議

由于"撒诳"屬曆史詞彙,現代書面語中建議優先使用"說謊""撒謊"等通用詞。若需還原曆史語境或方言特色,可謹慎選用,并輔以注釋說明。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文獻來源均标注紙質出版物信息,讀者可通過權威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核查。)

網絡擴展解釋

“撒诳”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析:

1. 基本釋義
“撒诳”讀作sā kuáng,意為撒謊、說假話,帶有口語化色彩。該詞由“撒”(施展、表現)和“诳”(欺騙、虛言)組合而成,整體強調故意編造不實之言。

2. 出處與例句
該詞多見于現代文學作品中,例如:

3. 結構分析

4. 近義詞與語境
該詞與“說謊”“扯謊”同義,但更具書面或文學色彩,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需注意其貶義屬性,多用于批評或描述不誠實行為。

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成語(如“撒嬌撒癡”“诳時惑衆”),可參考詞典或文學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安國富民本固枝榮辯訟稱功沉酣春膏春秋裝齱齵單食丹質丁字步地形家多禮犯獵匪流更定根連株拔乖檢呵格紅色艱巨性僥靈濟和積塊棘蒬局正攬延緑雲衣名姝拟寇牛田弄法舞文漚點鉛玻璃啌嚨前鄉前準傾昃瓊妃祇樹園秋籁秋收東藏散緩三節山址少字射宮聖志是事時時刻刻守辱壽水淑類摅望肅泐損害弚靡晚熱巷伯曉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