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心駭目的意思、動心駭目的詳細解釋
動心駭目的解釋
[astounding] 形容使人看了駭然而震動很大
王遺墨藏家廟者,今雖僅存,某嘗獲觀,皆奇麗超絕,動心駭目。—— 宋· 陸遊《跋蘭亭樂毅論并趙岐王帖》
詞語分解
- 動心的解釋 指思想情感發生變化;意志動搖詳細解釋謂思想、感情引起波動。《孟子·公孫丑上》:“我四十不動心。”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賞厚可令廉士動心,罰重可令兇人喪魄。”《紅樓夢》第九三回:“就有什麼
- 駭目的解釋 使人看了吃驚。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卷下:“時 河内 郡守,令樂工數百人於車上,皆衣以錦繡,伏廂之牛,蒙以虎皮,及為犀象形狀,觀者駭目。” 阿英 《洪宣嬌》:“刀術妙速,衣色隱幻,一軍駭目。”
網絡擴展解釋
“動心駭目”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内容進行解析:
1.基本釋義
- 拼音:dòng xīn hài mù
- 結構:聯合式成語,含貶義色彩()。
- 含義:形容事物令人感到極度震驚或觸動極深,以至于視覺和心理同時受到強烈沖擊。如宋代陸遊曾用“奇麗超絕,動心駭目”形容書法作品的震撼力()。
2.出處與典故
- 最早見于宋代陸遊的《跋蘭亭樂毅論并趙岐王帖》:“王遺墨藏家廟者,今雖僅存,某嘗獲觀,皆奇麗超絕,動心駭目。”()
3.用法與示例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定語或狀語,強調視覺和心理的雙重沖擊。
- 例句:
- “這場災難的慘烈景象令人動心駭目。”
- 古籍《武林舊事》中亦用其描述奇觀:“交、廣海峤之異卉,不可縷數,莫非動心駭目之觀也。”()
4.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動心怵目(強調心理震懾)
- 反義詞:無動于衷(完全不受影響)()
5.擴展說明
- 該成語多用于文學或描述極端場景,如藝術作品的震撼、災難的視覺沖擊等,需結合語境判斷其貶義或中性色彩()。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引用,可參考陸遊原文及《武林舊事》等文獻(來源整合自)。
網絡擴展解釋二
《動心駭目》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思是非常令人驚訝或震撼的場面或事物。下面是關于這個成語的相關信息:
- 拆分部首和筆畫:成語《動心駭目》的拆分部首是動(動物)和目(眼睛),它的總筆畫數為19。
- 來源:《動心駭目》這個成語源自于《左傳》中的一句話:“馮德曰:駭目者,動心也。”意思是看到令人震驚的事物會引起内心的震動。
- 繁體字:《動心駭目》這個成語的繁體字為「動心駭目」。
-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時候,成語《動心駭目》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為「動心駭眼」。
- 例句:這個電影的特效讓我動心駭目,真是太震撼了!
- 組詞:觸目動心、目瞪口呆、目不忍睹等。
- 近義詞:驚心動魄、扣人心弦、震撼人心等。
- 反義詞:平淡無奇、毫無波瀾、無動于衷等。
希望上述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