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股栗的意思、股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股栗的解釋

[shiver;shake like aspen] 兩腿發抖

宋将軍屏息觀之,股栗欲堕。—— 明· 魏禧《大鐵椎傳》

詳細解釋

亦作“ 股慄 ”。大腿發抖。形容恐懼之甚。《史記·酷吏列傳》:“﹝ 郅都 ﹞至則族滅 瞷氏 首惡,餘皆股栗。”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髀腳戰搖也。”《後漢書·窦融傳》:“畔臣見之,當股慄慙愧。” 宋 蘇轼 《答王定國》詩:“人言 魏勃 勇,股栗向小兒。”《三國演義》第四二回:“ 飛 乃厲聲大喝曰:‘我乃 燕 人 張翼德 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 曹 軍聞之,盡皆股慄。” 清 黃景仁 《遊九華山放歌》:“時移境換疊相望,心空股栗神魂遷。”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三景:“ 周大 欲動, 秦二 畏縮而股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股栗”是一個漢語詞語,讀作gǔ lì,指因恐懼、緊張或寒冷導緻大腿發抖的狀态,形容極度驚恐或無法自控的生理反應。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股”指大腿,“栗”通“慄”,意為戰栗、發抖。合起來表示“大腿顫抖”,常引申為因極度恐懼而産生的肢體反應。

  2. 近義詞
    顫栗、戰栗、震顫、發抖等。


二、文獻出處與例句

  1. 曆史典籍

    • 《史記·酷吏列傳》:“餘皆股栗”,描述郅都執法嚴酷,令人膽寒。
    • 《三國演義》第四二回:“曹軍聞之,盡皆股栗”,形容張飛大喝震懾敵軍的場景。
    • 明代魏禧《大鐵椎傳》:“宋将軍屏息觀之,股栗欲堕”,描繪旁觀者目睹激烈戰鬥時的驚恐。
  2. 詩詞運用
    蘇轼《答王定國》:“人言魏勃勇,股栗向小兒”,以反諷手法形容表面勇猛實則膽怯之人。


三、使用場景


四、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史記》《三國演義》等原著,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