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禁呪的意思、禁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禁呪的解釋

亦作“ 禁祝 ”。亦作“ 禁咒 ”。相傳以真氣、符咒等治病邪、克異物、禳災害的一種法術。亦謂施行禁咒之術。 晉 葛洪 《抱樸子·祛惑》:“或長於符水禁祝之法,治邪有効,而未必曉於不死之道也。”《魏書·釋老志》:“有 罽賓 沙門 曇摩讖 ,習諸經論……又曉術數禁呪,歷言他國安危,多所中驗。”《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三》:“或言能吐火焚舟,或言能禁呪兵刃,悉命試之,無驗。”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辯證一》:“今 夔 、 峽 、 湖 、 湘 及南北 江 獠 人,凡禁呪,句尾皆稱‘些’,此乃 楚 人舊俗。” 魯迅 《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他的畫一隻牛,是有緣故的,為的是關于野牛,或者是獵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禁呪”是中國古代宗教與方術文化中的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1. 基本定義
    指通過真氣、符咒等特殊手段實現治病驅邪、克制異物或禳除災害的法術,常見于道教、佛教及民間信仰中。該詞亦寫作“禁祝”“禁咒”,屬于同音異形詞。

  2. 曆史文獻記載

    • 晉代葛洪《抱樸子·祛惑》提到“符水禁祝之法”用于治邪,但強調其與長生之道無關。
    • 《魏書·釋老志》記載僧人曇摩讖精通禁呪,并預言他國吉兇。
    • 《舊五代史》提及後唐莊宗曾命人試驗禁呪兵刃的法術,但未奏效,反映其實際應用中的争議性。
  3. 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醫療(如祛除病邪)、軍事(如抵禦兵器傷害)及祈福禳災(如消除自然災害)等領域,兼具實用性與神秘色彩。

  4. 文化背景
    禁呪之術與古代巫術、宗教儀式密切相關,體現了先民對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宋代沈括等學者也曾在著作中探讨此類現象,側面反映其社會影響。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法術形式或不同時期的演變,可查閱《抱樸子》《魏書》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禁呪的意思

《禁呪》是指一種神秘的咒語或咒文,被認為具有特殊的力量和作用。它可以被用來壓制邪惡、咒破惡魔或保護自己免受邪惡力量的侵害。

拆分部首和筆畫

《禁呪》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禸(音“ru”)和口(音“kou”)。在漢字中,禸部表示“禁止”,口部表示“咒語、文言”。它總共有12畫。

來源和繁體

《禁呪》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漢族的傳統文化中,被用來形容一種具有超自然力量的詠唱或念咒的行為。它在古籍中的記載很多,是古代人追求神秘力量的一種表現。繁體字是「禁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禁呪》這個詞在古代寫作「禁呪」,呈現出扁平的結構,字形端莊古雅。

例句

1. 他念起一篇禁呪,使邪惡力量消散。

2. 大師口中念出的咒語,聽起來像是一種禁呪。

組詞

禁忌、禁令、咒語、咒文、咒破、詠唱

近義詞

符咒、法術、咒符、咒印、咒語

反義詞

祝福、禱告、吉祥、康樂、贊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