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牢具的意思、牢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牢具的解釋

(1).古代遣奠時所用的經包裹的牲牢之體。《禮記·雜記上》:“遣車視牢具。” 孔穎達 疏:“牢具,遣奠所包牲牢之體,貴賤各有數也。一個為一具,取一車載之也,故雲視牢具。”《史記·封禅書》:“殺一貍牛以為俎豆牢具。”

(2).監獄用具。《三國志·魏志·司馬岐傳》:“﹝ 司馬岐 ﹞遷 陳留 相。 梁郡 有繫囚,多所連及,數歲不決。詔書徙獄于 岐 屬縣,縣請豫治牢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牢具”一詞屬于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字義進行解釋。其核心含義主要指向兩類事物:

  1. 指祭祀或宴飨時盛放牲體的器具:

    • 這是“牢具”較為常見的含義。“牢”在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如牛、羊、豕),也指關養牲畜的欄圈。“具”指器具、器皿。
    • 因此,“牢具”特指用于盛放、呈獻這些作為祭品或食物的牲畜肉體的器皿或容器。這體現了它在禮儀活動中的具體功用。
    • 典籍例證:
      • 《周禮·天官·膳夫》:“凡王之稍事,設薦脯醢。” 鄭玄 注:“稍事,有小事而飲酒。……其事至簡,或有牢具。” 此處指王在非正式場合小酌時可能備有的簡單肉食及盛器。據《周禮·天官·膳夫》記載,鄭玄注中提及“牢具”指簡單的肉食及盛器。
      • 《漢書·鮑宣傳》:“蒼頭廬兒皆用緻富,非天意也。” 顔師古 注引 孟康 曰:“黎民、黔首…… 漢名奴為蒼頭,非純黑,以别於良人也。諸給殿中者所居為廬,蒼頭侍從,因呼為廬兒…… 皆令從官給牢具。” 這裡指官府供給侍從人員的飯食(包含盛具)。《漢書·鮑宣傳》孟康注中提到官府供給侍從人員“牢具”,指包含盛器的飯食。
  2. 指監獄中的刑具:

    • 此義項相對少見。“牢”在此引申指監獄。“具”指器械、工具。
    • 因此,“牢具”可指代監獄中用于束縛、懲罰犯人的各種器械,如枷鎖、鐐铐等。
    • 典籍例證:
      • 此義項在常見典籍中直接用例較少,但可從“牢”與“具”的引申義及構詞法推斷。後世文獻或工具書在解釋相關概念時可能提及。例如,在解釋古代刑罰制度時,監獄中使用的束縛工具可統稱為“牢具”。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在解釋相關字義時,為理解“牢具”的刑具含義提供了字源基礎。

“牢具”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語境的雙音節古語詞,其含義主要有二:

現代使用提示: “牢具”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罕見,通常隻出現在古籍研究、曆史文獻解讀或特定學術讨論中。日常交流或現代文本創作一般不會使用此詞。若需表達類似概念,現代漢語有更通用的詞彙,如“祭器”、“餐具”、“刑具”、“鐐铐”等。

網絡擴展解釋

“牢具”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古代祭祀場合的牲牢之體

指用于祭祀或葬禮的牲畜祭品。根據《禮記》《史記》等記載,古代貴族在遣奠(送葬時的祭奠)時,會根據身份等級使用不同數量的牲畜(如牛、羊、豬),這些祭品經包裹處理後稱為“牢具”。

2.監獄用具

指古代監獄中使用的刑具或拘禁工具。例如《三國志·魏志》中提到,司馬岐在處理囚犯時需準備“牢具”。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禮記·雜記》《三國志》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長支出按毳毳旦旦而伐耽酒德門耳消耳息方城煩人腓骨奮志告理高識遠見公害怪笑廣牡侯伯滑冰花唇毀方投圓諱窮昏曙呼鷹焦石急急如律令蠲瘠句除開閤魁封棶木留籲論輯髦節梅水茶妙趣明正莫然拈毫凝合骈肩累踵畦徑清興情鐘起夜人偶搔搔生态系統沈痛哂笑守雌睡大覺隋圜素絃桶檧吞嚼駝蹏雞圖任王伯穩受無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