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水榭的意思、水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水榭的解釋

[waterside pavilion] 靠水的供遊憩的房屋樓閣

東都立第于 集賢裡,築山穿池,竹木叢萃,有風亭水榭。——《舊唐書·裴度傳》

詳細解釋

建築在水邊或水上,供人們遊憩眺望的亭閣。 唐 崔湜 《侍宴長甯公主東莊應制》詩:“水榭宜時陟,山樓向晚看。”《舊唐書·裴度傳》:“ 東都 立第於 集賢裡 ,築山穿池,竹木叢萃,有風亭水榭,梯橋架閣,島嶼廻環,極都城之勝概。”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且到 秦淮 水榭,一訪佳麗,倒也有趣。” 巴金 《鬼--一個人的自述》:“現在卻隻有一座水榭似的空屋留在那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水榭是中國傳統園林建築的一種形式,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特點:

  1. 基本定義
    水榭指建于水邊或水上的亭台類建築,主要用于遊客休憩、觀賞風景。其名稱中的“榭”來源于《園冶》中“藉景而成”的描述,強調建築與自然景觀的融合。

  2. 建築特點

    • 結構:通常以立柱淩空架設于水面,平台部分延伸至水中,部分位于岸上,形成半水半陸的空間布局。
    • 設計:多為單層,平面呈方形或長方形,四面開敞以拓寬視野,臨水側設“美人靠”(弓形靠背欄杆),供人倚坐觀景。
    • 功能:兼具實用與審美,常見于園林開闊水域,如蘇州拙政園的芙蓉榭、網師園的濯纓水閣。
  3. 與亭子的區别
    水榭比普通亭子結構更複雜,需通過梁柱支撐水上平台,且規模較大;而亭子多為獨立的小型建築,四面通透,無明确朝向。

  4. 文化意象
    水榭常被賦予詩意,如唐詩“春生池榭中”描繪其與自然交融的意境,象征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情懷。

總結來看,水榭是中國園林“借景”手法的典型代表,通過建築與水的結合,營造出“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景觀效果。

網絡擴展解釋二

《水榭》的意思

《水榭》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建在水邊的小房子或亭子,通常用于描述園林中的建築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該字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左邊是水部,右邊是木部。它的總筆畫數為13。

來源

《水榭》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文學家李商隱的詩作中,形容了一座建在湖畔的房子。之後,這個詞廣泛應用于文學作品中,成為描述水邊建築的代名詞。

繁體

《水榭》的繁體字為「水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榭」的寫法略有不同,常見的寫法是「廈」,它是由「廣」和「木」組成。

例句

1. 在湖邊的園林中,有一座精美的水榭。

2. 他們在水榭裡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婚宴。

3. 清晨的陽光灑在水榭上,映照出迷人的景緻。

組詞

1. 水池:指人工挖掘或人為形成的蓄水容器。

2. 榭台:指建在高山或水邊的亭台樓閣。

3. 河岸:指河流的邊緣地帶。

近義詞

1. 水亭:也指建在水邊供人休息或觀賞景色的小房子。

2. 水樓:與水榭類似,表示建在水邊的樓房。

反義詞

1. 山城:指建在山腳或山坡上的城市。

2. 林屋:與水榭相反,表示建在林中的小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