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腐腸的意思、腐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腐腸的解釋

(1).腐蝕腸胃。古人每用以指美酒嘉肴。 漢 枚乘 《七發》:“甘脆肥膿,命曰腐腸之藥。” 晉 張協 《七命》:“耽口爽之饌,甘臘毒之味,服腐腸之藥,禦亡國之器。”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既深悟於腐腸,豈自迷於爽口。” 唐 白居易 《寄廬少卿》詩:“嘉肴與旨酒,信是腐腸膏。”

(2).中草藥黃芩的别稱。《神農本草經》卷二:“﹝黃芩﹞一名腐腸,生川谷。” 南朝 梁 陶弘景 《本草經集注·草木中》:“圓者名子芩,為勝;破者名宿芩,其腹中皆爛,故名腐腸。” 唐 柳宗元 《與崔饒州論石鐘乳書》:“是故經(指《本草》)中……言人參者以人形,黃芩以腐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腐腸”一詞在漢語中有兩層主要含義,結合古代文獻及藥學典籍,解釋如下:

一、指代腐蝕腸胃的飲食

古人常用“腐腸”形容過度美味的酒食對身體的危害,尤其指肥膩、甘甜的食物或美酒。例如:

二、中草藥黃芩的别稱

根據《神農本草經》記載,黃芩因“其腹中皆爛”的特征得名“腐腸”。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中補充說明:圓形的子芩品質更佳,而破碎的宿芩因内部腐爛狀得此别名。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文學與藥學典籍的記載,完整文獻可參考《七發》《神農本草經》等原著,或通過标注的網頁來源進一步查閱。

網絡擴展解釋二

腐腸

腐腸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腐”和“腸”兩個字組成。腐指食品腐爛發臭,腸指動物的腸子。合在一起形成的詞語腐腸,意思是動物脫水後制成的類腸狀食品,因口感酸辣而受到人們喜愛。

拆分部首和筆畫

腐腸的部首是⺼(肉)和⺝(腸),拆開後肉部在左,腸部在右。它的筆畫數為12畫。

來源

腐腸一詞源于中國傳統的臘腸。臘腸是一種由豬肉經過腌制、加工而成的食品,通常會在冬天進行制作,貯存在臘月中,所以得名臘腸。而在一些地方,人們習慣将臘腸稱為腐腸。

繁體

腐腸的繁體字為「腐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腐腸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根據古籍記載,古時候腐腸的寫法為「膚腸」,将膚(皮肉)和腸(腸子)這兩個字合在一起,描述的是動物腸子腌制後的外觀。

例句

1. 飯館裡的腐腸是我們家的招牌菜,很多人都特别喜歡。

2. 這家生産腐腸的工廠已經有幾十年的曆史,口碑一直很好。

組詞

臘腸、火腿腸、酸腸、腸粉、蒸腸、腸道、腸胃

近義詞

臘腸、香腸、火腿腸、腸泡

反義詞

新鮮腸子、原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