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朝 梁 何遜 、 唐 張籍 、 五代 孟賓于 三人的合稱。三人均曾任水部郎,故稱。 清 鄭方坤 《五代詩話·孟賓于》引《全唐詩錄》:“ 王禹偁 曾雲:‘古詩人有三水部,謂 何遜 、 張籍 及 賓于 也。’”
“三水部”是一個古代文學術語,指三位曾擔任過水部官職的詩人合稱。具體解釋如下:
“三水部”指南朝梁代何遜、唐代張籍、五代孟賓于三位文人的合稱。因三人均擔任過水部郎(隸屬工部的官職,掌管水利事務),故得此名。
何遜
南朝梁代文學家,官至尚書水部郎,其詩風清麗,杜甫曾稱贊“頗學陰何苦用心”(陰指陰铿,何即何遜)。
張籍
唐代中唐詩人,韓愈門生,代表作《節婦吟》。曾任水部員外郎,世稱“張水部”。
孟賓于
五代南唐詩人,後歸宋,因曾任水部郎中,與何遜、張籍并稱。
此稱最早見于宋代王禹偁的記載:“古詩人有三水部,謂何遜、張籍及賓于也。”(《全唐詩錄》引述)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人物作品或水部官職沿革,可參考相關古籍或文學史資料。
《三水部》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有三個水偏旁的字詞。這三個水偏旁可以是“水”字本身,也可以是其他與水相關的偏旁,如“河”、“海”等。
《三水部》的部首是“氵”(三點水),部首通常是一些與字義相關的偏旁,用來确定字詞的分類。
《三水部》的總筆畫數可以通過字詞的書寫順序進行計算,每一個橫、豎、撇、捺、折等等都算作一筆。
《三水部》并不是一個正式的漢字部首分類,而是根據字詞結構和意義特征進行的劃分。這個分類方式常用于字典和漢字教學中,便于學習和記憶。
在繁體字中,字形會有一些變化,但基本的結構和意義仍然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發展過程中,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經曆了一些變化。但三水部的字詞,在古代和現代的字形差别并不大。
1. 他們用三水部的字組成了一首有趣的詩歌。
2. 這個漢字的三水部讓它看起來非常清新自然。
一些由三水部字組成的詞彙:
1. 河流
2. 洋溢
3. 秒表
4. 海鷗
與三水部相似或意思相關的字詞:
1. 三土部:有三個土字的字詞
2. 三木部:有三個木字的字詞
與三水部意思相反的字詞:
1. 無水部:沒有水偏旁的字詞
2. 零水部:隻有一個水偏旁的字詞
注:由于無法提供字體排版,本回答中的标籤可能無法顯示效果,但請按照給定的标籤分段閱讀。【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