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曲棍球的意思、冰上曲棍球的詳細解釋
冰上曲棍球的解釋
見“ 冰球 ”。
詞語分解
- 曲棍球的解釋 .球類運動項目之一。每隊十一人,用下端彎曲的棍子把球打進對方球門,多者為勝。.曲棍球運動使用的球,體小而硬。
網絡擴展解釋
冰上曲棍球(Ice Hockey),又稱冰球,是一項結合滑冰技藝與曲棍球技術的對抗性集體冰上運動。以下是其核心要點解析:
一、起源與發展
- 起源:現代冰球運動起源于19世紀中葉的加拿大。早期人們在結冰湖面用曲棍擊球,逐漸形成雛形。1855年加拿大金斯頓舉行了首次正式比賽,1875年蒙特利爾舉辦了第一場室内比賽。
- 發展:1890年首個冰球協會(安大略冰球協會)成立,1912年确立六人制比賽規則。1920年男子冰球被列為冬奧會項目,1998年女子冰球加入冬奧會。
二、比賽規則與形式
- 人數與時間:每隊上場6人(3前鋒、2後衛、1守門員),比賽分3局,每局20分鐘,局間休息15分鐘。
- 勝負判定:用冰杆将硬橡膠制冰球(直徑約7.62厘米,重156-170克)擊入對方球門,得分多者勝。
三、運動特點
- 高強度對抗:結合滑冰速度、曲棍球技巧和身體對抗,強調團隊協作與戰術執行。
- 裝備要求:運動員需穿戴冰鞋、護具(如頭盔、護腿闆),守門員配備專用護具和球杆。
四、國際影響
作為冬奧會正式項目,冰球在北美(尤其是NHL聯賽)和歐洲廣泛流行,被譽為加拿大的“冬季國球”。
如需了解更多細節,可參考權威來源如冬奧會官網或冰球協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冰上曲棍球(Ice hockey)是一項冰上運動,通過使用曲棍(hockey stick)将冰球(puck)推入對方球門得分的比賽。下面将對這個詞進行拆分、解釋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舉例、組詞以及提供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拆分部首:冫(冰字底冫),曲(曲字底曰),棍(木字底棍)
- 筆畫:冰(5畫),上(3畫),曲(6畫),棍(10畫),球(11畫)
來源和繁體:
冰上曲棍球一詞來源于英文"ice hockey",繁體字為「冰上曲棍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冰:古時以「冫」字底的記載更常見,如「泮冰」。
上:「上」作為"on"的意思可通過加上額外的筆畫表達,如「肇上」。
曲:一直以「曲」字底的記載最為常見,如「曲棍球」。
棍:「棍」字在古代頗常用來表示長棍狀物品。
例句:
冰上曲棍球是一項快節奏、刺激的比賽。
在冰上曲棍球比賽中,球員們必須熟練地運用曲棍和冰球。
我們可以在冰上曲棍球比賽中觀賞到球員們的高超技巧和協作精神。
組詞:
冰球、曲棍、球門、冰面、球員、比賽、技巧、協作
近義詞:
冰球運動、冰上球賽、冰上籃球
反義詞:
陸地曲棍球、棒球、足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