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蠟丸絹書 ”。
“蠟絹”一詞在中文中有以下兩種解釋,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蠟丸絹書(主要含義)
指古代用蠟密封的絹帛密信。這種方式常用于傳遞機密信息,通過将書信寫在絹帛上,再用蠟丸包裹,防止内容洩露或被水浸濕。相關成語“蠟丸帛書”也出自這一用法。
蠟絹畫(近代引申義)
指西洋油畫的一種形式,使用含油顔料在布上繪制。這一解釋屬于特定領域術語,現代較少使用。
補充說明:
蠟絹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蠟”和“絹”兩個字組成。它的意思指的是用蠟塗抹在絹上,用以保護顔色不褪色的一種方法。
蠟(草字頭、面部)由5個筆畫組成。
絹(細字旁、纟部)由11個筆畫組成。
《蠟絹》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最初用于指代一種将蠟塗抹在絹上的工藝。在繁體字中,蠟絹的寫法為“蠟絹”。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蠟絹的“蠟”字和現代寫法相似,隻是筆畫略有不同。而“絹”字的古時候寫法是“絭”,同樣是11畫。
1. 他用蠟絹保護了那幅古畫,使其得以保存下來。
2. 這件衣服是用蠟絹染色的,顔色非常鮮豔。
蠟紙、蠟燭、蠟炬、蠟像、絲絹、白絹
蠟紙、蠟燭、蠟像、蠟制品
紙絹、布絹、木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