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蹈厲的意思、蹈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蹈厲的解釋

形容舞時動作的威武。後比喻奮發有為,意氣昂揚。《禮記·樂記》:“發揚蹈厲之已蚤,何也?” 孔穎達 疏:“初舞之時,手足發揚,蹈地而猛厲。”《史記·樂書》引此文, 張守節 正義:“蹈,頓足蹋地。厲,顔色勃然如戰色也。” 宋 曾鞏 《祭宋龍圖文》:“蚤蹈厲於儒官,晚委蛇於從臣。” ********* 《抗戰以來》二一:“不但整千整百的男青年奮發蹈厲地參加抗戰工作,且有整千整百的女青年奮發蹈厲地走出家庭,奔赴前線,不讓男同胞專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蹈厲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精神振奮、意氣昂揚,行動充滿力量與激情。該詞常用來形容奮發向上、鬥志旺盛的狀态,多見于描述人的精神風貌或群體氣勢。以下從釋義、字源、典籍用例三方面詳細闡釋:


一、基本釋義

“蹈厲”由“蹈”與“厲”二字複合而成:


二、典籍溯源與用例

  1. 《禮記·樂記》

    最早記載見于儒家經典:“發揚蹈厲之已蚤,何也?”(《禮記注疏·卷三十八》)。此句描述周代《武》樂中舞者頓足揚臂、氣勢剛猛的動作,象征武王伐纣時勇往直前的精神。此處“蹈厲”既指舞蹈動作的剛健,亦隱喻奮發圖強的意志。

    典籍原文:

    “夫樂者,象成者也……發揚蹈厲,大公之志也。”

  2. 明清文學中的引申

    後世文人沿用此詞,賦予其更廣泛的精神内涵。如明代宋濂《送陳庭學序》以“發揚蹈厲”贊譽士人進取之心;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則以“蹈厲之氣”評述學者治學的銳意。


三、現代用法與語境

現代漢語中,“蹈厲”多用于書面語及正式場合:


參考文獻

  1. 《禮記注疏》,[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10卷第128頁。
  3.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編,商務印書館,2005年,第98頁。

網絡擴展解釋

“蹈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詞源與經典出處

  1. 《禮記·樂記》
    最早記載:“發揚蹈厲之已蚤,何也?” 孔穎達疏解為“初舞時手足發揚,蹈地猛厲”,強調動作的剛勁()。
  2. 《史記·樂書》
    張守節正義補充:“蹈”指頓足踏地,“厲”指神情如臨戰般堅毅()。

三、用法與示例


四、現代語境

如今多用于形容個人或群體不畏艱難、追求卓越的狀态,如“青年當懷蹈厲之志,勇擔時代責任”。

從古典舞蹈的具象動作,到抽象的精神象征,“蹈厲”一詞承載了中華文化中對剛健有為品質的推崇。

别人正在浏覽...

暴尩禀賦采畿彩毬操場巢薮持戟雛發辍食吐哺疵诟粗舉趣襲蛋羹登界遊方丁絹呃逆分枝腹笥負绁毫發洪枝恢恢有餘槚楚積德積候金碧寖惡寄示舊酒徒就田譏戲繼踵訣别君母空氣壓縮機攬撷母舅判袂扁乘樸質橋肚奇服勤饬器使氣信曲阿酒讓威人強勝天三寸咽三角髻三影哨兵説詞碩輔藤角紙屜櫃王社網址翔鴻效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