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宋本的意思、宋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宋本的解釋

宋 代刻印的書本。雕闆印書約始于 唐 代,至 宋 大盛。當時的 浙江 杭州 、 福建 建陽 、 四川 眉山 等地都是刻書的中心,分官刊、家刻、坊刻三種。刻書時,選用工于書法的人繕寫,字體既美,校刻亦精,為後世所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宋本"是古籍版本學中的專業術語,特指中國宋代(960-1279年)雕版印刷的書籍。該詞彙由朝代名"宋"與版本标識"本"構成複合詞,在《漢語大詞典》中被定義為"宋代刻印的書本",其釋義可分解為以下三個維度:

一、版本學定義 宋本作為中國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實物,代表着11-13世紀的書籍制作工藝巅峰。其典型特征包括:使用顔體或歐體楷書雕版,版面疏朗且版心記錄刻工姓名,紙張多采用皮紙或竹紙,裝幀以蝴蝶裝為主流形式(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著錄)。

二、語言學構成 從構詞法分析,"宋本"屬于限定式複合詞,"宋"作為朝代名限定"本"的版本屬性。這種"朝代名+本"的構詞模式,形成中國古籍版本學術語體系的基礎範式,後續衍生出"元本""明本"等系列術語(《古籍版本學概論》,黃永年著)。

三、曆史價值認證 宋代刻書分為官刻、私刻、坊刻三大系統,其中官刻本以國子監本為代表,私刻以廖瑩中世彩堂本為精粹,坊刻則建陽麻沙本流傳最廣。現存宋本全球存世量約4000部,中國境内收藏量最大的機構為國家圖書館(1288部)和上海圖書館(543部),這些數據來源于《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錄統計。

網絡擴展解釋

“宋本”指宋代刻印的書籍版本,是中國古代印刷史上的重要代表。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曆史背景
    宋本即宋代雕版印刷的書籍,其技術始于唐代,至宋代達到鼎盛。這一時期形成了以浙江杭州、福建建陽、四川眉山為中心的刻書産業,推動了文化傳播的規模化發展。

  2. 刻書分類
    分為三種類型:

    • 官刊:官方機構主持刻印,如國子監版本;
    • 家刻:私人出資刻印,注重校勘質量;
    • 坊刻:書商經營,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3. 工藝特點
    宋本以書法優美、校勘精良著稱:刻書時選用擅長書法者謄寫,字體風格多樣(如顔體、歐體);校訂嚴謹,錯漏較少,被後世藏書家視為珍本。

  4. 文化價值
    宋本不僅是文獻載體,更反映了宋代造紙、制墨、裝幀等工藝水平,對研究古籍版本學、印刷史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注:另有“宋本”指元代人物宋誠夫(見),但此釋義使用較少,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别人正在浏覽...

巴力門包工頭蒼苔綽起楚越之急雛稚大度地棍渎職貳屍奮筆佛座須浮遊生物概平給祿宮端诖注皓衣狐假虎威接風洗塵即墨侯鲸觀謹慎進室墾荒空手道款陳苦膽陵衡媽咪冒炮面面相窺冥寶冥心抹粉凝正蓬蒿品齊卿卿我我寝戶确喻生阜四教松标蒜條金讨練踏月田鼓調唇佻輕鐵立通封徒伴外徙窩縮獮狩閑庭謏能諧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