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樸的意思、材樸的詳細解釋
材樸的解釋
見“ 材樸 ”。
(1).資質樸素。《荀子·禮論》:“性者,本始材樸也;僞者,文理隆盛也。” 王先謙 集解引 郝懿行 曰:“樸當為樸,樸者素也,言性本質素。”
(2).亦作“ 材樸 ”。未經雕飾的木材。《楚辭·九章·懷沙》:“文質疏内兮,衆不知餘之異采。材樸委積兮,莫知餘之所有。” 朱熹 集注:“材,木中用者也。樸,未斵之質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作“材樸”。 唐 王勃 《梓州郪縣兜率寺浮圖碑》:“則知威容下麗,羣生鮮瞻仰之因;材樸重琱,黎人有子來之地。”
詞語分解
- 材的解釋 材 á 木料,泛指一切原料或資料:材料。教(刼 )材。素材。題材。就地取材。 能力,資質:材幹(刵 )。大材小用。因材施教(刼 )。 棺木:壽材。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樸的解釋 樸 (樸) ǔ 沒有細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飾:樸素。樸實。樸厚。樸質。 樸 ò 落葉喬木,葉橢圓形,上部邊緣有鋸齒,花細小,色淡黃,果實球形,黑色,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樸 ō 〔樸刀〕古代的
網絡擴展解釋
“材樸”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資質樸素
指人或事物天然、未經修飾的本質狀态。
- 出處:《荀子·禮論》中提到“性者,本始材樸也”,強調人性最初是質樸的。
- 擴展:這一含義多用于哲學或文學語境,形容人或事物内在的純真、自然特質,如“材樸委積兮,莫知餘之所有”(《楚辭·九章·懷沙》)。
2.未經雕飾的木材
原指未加工的天然木材,後引申為事物的原始狀态。
- 解釋:“材”指可用的木料,“樸”指未雕琢的原木(朱熹注)。
- 用例:唐代王勃在《梓州郪縣兜率寺浮圖碑》中用“材樸重琱”描述木材未經雕琢的樣态。
補充說明
- 詞形變體:亦寫作“材樸”,二者含義相同。
- 現代應用:多用于文學或學術讨論,強調自然本質或原始材料,如“材樸組詞”中的基礎釋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荀子》《楚辭》等典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材樸(cái pǔ)這個詞是由兩個字組成的,分别是材和樸。 材字的拆分部首是木字旁,它的筆畫數目是7;樸字的拆分部首是木字旁,它的筆畫數目是5。
"材樸"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它是漢語中的一個成語。它用來形容事物本質純樸,沒有經過修飾。古時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在繁體字中,"材樸"的寫法和現代簡體字相似。
以下是一個關于"材樸"的例句:
他的為人真材樸,一點兒不做作。
"材樸"這個詞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新的詞語,例如:樸實(pǔ shí)、單樸(dān pǔ)、樸素(pǔ sù)等。這些詞語在表達上可能會有一些差别,但大體上都帶有樸素、簡樸的含義。
與"材樸"相對的詞語是豪華(háo huá)、奢華(shē huá)等。這些詞語描述了與樸素相反的物質繁華或奢侈的特點。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