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汀濙 ”。1.小水。
(2).水清澈貌。
汀滢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古典意蘊的詞彙,主要用于描繪水體的清淺澄澈之态。以下從權威詞典釋義、字源演變、文學應用等角度進行詳細闡釋: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釋為:“水清澈貌;水淺貌。”強調水體透明見底、深度較淺的特征。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5卷第1011頁。
《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版)
注解:“水清淺貌。亦作‘汀濴’。”指出其異體寫法,并引唐代詩文佐證。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本。
二字組合強化了“淺而清”的意象,屬并列式複合詞。
唐代詩文
韓愈《奉酬盧給事曲江荷花行》:“玉山前卻不複來,曲江汀滢水平杯。” 以“汀滢”形容曲江水清淺可鑒,映照杯盞之景。
來源:《全唐詩》卷三百四十二。
宋代詞作
蘇轼《次韻答錢穆父》有“夜航争渡泥水澀,汀滢何須到曉窗。” 借水淺喻人生境遇。
來源:《蘇轼詩集》卷二十六。
該詞屬書面語,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詩詞創作及水文描寫。日常使用可替換為“清澈見底”“溪水潺湲”等白話表達,但“汀滢”獨有的雅緻韻味不可替代。
參考文獻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7.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 《辭源》(第三版)[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5.
彭定求等. 《全唐詩》[M]. 北京: 中華書局, 1960.
王文诰. 《蘇轼詩集》[M]. 北京: 中華書局, 1982.
“汀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角度綜合解析:
核心解釋
“汀滢”由“汀”和“滢”組合而成:
變體寫法
亦作“汀濙”,常見于古籍或文學作品中。
具體含義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詩詞或取名,描繪自然水景的清新意境,如“汀滢映月”“綠汀滢澈”等。
作為人名寓意
文化關聯
杜甫、韓愈等詩人曾引用類似意象,賦予其古典詩意。
“汀滢”既可描述自然景觀中的細小清澈水流,也可用于人名寄托美好品質。其雙重含義(形态與狀态)使其在語言表達中兼具畫面感和意境美。如需更深入的古籍例證或姓名學分析,可參考相關文獻或專業命名解析。
半瞋半喜褊介辨奏不舉火唱聲乘駕床闼炊砂作飯打苞颠蹷地郊饤鬭多花讀書君子鄂衾二賀訪诹反鎖梵屧發裝阜陵杠杆原理剛克構讦國家機器和上和氏環矚糊嘴疥痨賓積理唧哩咕噜卷雲空費叩石墾壤零畸溜孰杧果閩嶺孽孫潛鰓丘疹契文趣風殺雞儆猴上賓韶部頭沙溆生銅審賞紳士派頭,紳士氣,紳士風度十部適順雙套飛車水來伸手,飯來張口淑貞榻榻米通喚五祖蝦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