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cline] 衰弱敗落
家勢衰陵
衰敗陵夷。《三國志·魏志·袁術傳》“舍近交遠如此”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韋昭 《吳書》:“ 術 觀 漢 室衰陵,陰懷異志,故外託公義以拒 紹 。” 唐 陸德明 《<春秋穀梁傳注疏>序》:“昔 周 道衰陵,乾綱絶紐。”
“衰陵”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家族、勢力或時代的衰弱與敗落。以下是詳細解釋:
衰陵(shuāi líng)指事物由盛轉衰、逐漸沒落的狀态,常見于形容家族勢力、國家運勢或社會秩序的衰退。例如“家勢衰陵”即表示家族權勢的衰落。
該詞不僅體現物質層面的衰退(如權勢、財富),也包含精神或制度層面的崩塌(如禮法、綱紀),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
《衰陵》是指國家或地區衰敗、衰落的景象或狀态。字面上的意思是指衰落的墳墓,暗喻着一個朝代或國家的興衰過程。
《衰陵》的部首是衣,由兩個部分組成,左邊為“月”字旁,右邊為“陝”字旁。
《衰陵》的總筆畫數目為16筆。
《衰陵》是一種在古代流傳開來的詞語,可追溯到古文獻中。它在古代常用來描述一個強大的社會、王朝或國家的衰落和衰敗情況。
在繁體字中,表示《衰陵》的字形為「衰陵」。
在古代,表示《衰陵》的字形并不完全相同,它經曆了多種演變流變。
一種常見的古代寫法是「衰靈」,在這個版本中,“陵”字旁邊的“月”被“靈”所替代。古人可能更強調興趣和信仰方面,将靈魂與衰落聯繫起來。
1. 這個國家的經濟一蹶不振,正陷入一片衰陵之地。
2. 曆史上有許多朝代經曆過興盛和衰陵的過程。
1. 衰敗
2. 衰落
3. 陵墓
4. 衰退
5. 興盛
1. 傾頹
2. 衰微
3. 滅亡
4. 沒落
1. 興旺
2. 繁榮
3. 發展
4. 興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