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入孝出悌的意思、入孝出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入孝出悌的解釋

語出《論語·學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謂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 漢 桓寬 《鹽鐵論·授時》:“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6*民徙義而從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宋 葉適 《孟達甫墓志銘》:“諸子敬奉教,從進士,貢有司,入孝出悌,朝經暮史,閭巷之間循循焉。”亦作“ 入孝出弟 ”。 宋 朱熹 《<小學>題辭》:“小學之方,灑掃應對,入孝出弟,動罔或悖。行有餘力,誦詩讀書,詠歌舞蹈。”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入孝出悌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入孝出悌”是一個源自儒家經典的成語,讀作rù xiào chū tì,其核心含義是強調家庭倫理和社會關系中的道德準則,具體可從以下方面理解: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典籍引用

3.結構與用法

4.文化意義

附:擴展說明

如需更深入的典籍原文或曆史用例,可參考《論語》《鹽鐵論》等文獻,或查看上述來源網頁的完整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入孝出悌

《入孝出悌》是一個成語,包含了孝悌兩個字,意思是從孝道開始培養,然後傳承崇尚悌道的行為美德。

下面是對《入孝出悌》一詞的分析:

拆分部首和筆畫

1. 入(rù)- 部首:入,筆畫:2

2. 孝(xiào)- 部首:子,筆畫:7

3. 出(chū)- 部首:凵,筆畫:5

4. 悌(tì)- 部首:心,筆畫:11

來源

《入孝出悌》一詞的來源于《論語》中的孔子的語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這句話中,孔子強調了作為一個人,首要要做到的是孝順父母,然後在社會中展現出尊敬師長和友善待人的行為。

繁體

《入孝出悌》的繁體字為《入孝出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有所不同。然而,《入孝出悌》一詞的古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1. 她是一個入孝出悌的好孩子,對父母和朋友都非常尊重和關心。

2. 作為一名領導,他注重培養團隊成員的入孝出悌的品質,以樹立良好的團隊氛圍。

組詞

1. 入門:剛開始學習或接觸某一事物。

2. 孝順:尊敬和順從父母或長輩。

3. 出路:前途;解決問題的辦法。

4. 悌恭:尊敬和順從兄長。

近義詞

入孝出悌的近義詞有:入德出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反義詞

與入孝出悌相反的詞為:入不敷出、悌不出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