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饷饋的意思、饷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饷饋的解釋

亦作“ 餉餽 ”。亦作“饟饋”。 1.軍糧。《漢書·高帝紀下》:“填國家,撫百姓,給餉餽,不絶糧道,吾不如 蕭何 。”《東周列國志》第二一回:“ 鮑叔牙 自 葵茲關 來迎, 桓公 曰:‘餉饋不乏,皆大夫之功也。’”

(2).指運送軍糧。《舊唐書·昭宗紀》:“出於饟饋失職,資屝絶供,緻此投戈,是乖借箸。” 宋 梅堯臣 《送李轉運移京東》詩:“乃令 山東 粟,餉饋歲可保。”

(3).饋贈。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治家》:“世間名士,但務寬仁,至於飲食饟饋,僮僕減省,施惠然諾,妻子節量,狎侮賓客,侵耗鄉黨,此亦為家之巨蠹矣。”《南史·江夷傳》:“家甚貧,不營財利,餉饋盈門,一無所受。”

(4).運送。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三:“世説海東 劉白堕 善醲酒,六月赫曦,曝酒於日中不動,餉饋逾於千裡,號曰鶴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饷饋”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軍糧或補給
    指軍隊的糧草或物資供應。例如《漢書·高帝紀》記載劉邦評價蕭何:“鎮國家、撫百姓、給饷饋、不絕糧道”,此處“饷饋”即指保障軍隊後勤的糧食供應。

  2. 運送軍糧
    如《舊唐書·昭宗紀》提及“饟饋失職”,指因運輸軍糧失職導緻戰事失利。


二、引申含義

  1. 饋贈或賄賂
    在部分文獻中,如《顔氏家訓·治家》提到“飲食饟饋”暗含通過送禮獲取私利的貶義用法。

  2. 泛指物資運輸
    宋代梅堯臣詩中“乃令山東粟,餉饋歲可保”指通過運輸保障地方糧食儲備。


三、詞源解析


四、典型用例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漢書》《舊唐書》等曆史典籍,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來源1、4、5)。

網絡擴展解釋二

饷饋的意思和拆分部首筆畫

《饷饋》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為xiǎng kuì,意為贈送食物或財物。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食”(饣),右邊是“貢”(貝)。

來源和繁體寫法

《饷饋》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官府會給予官員以及軍隊糧食和財物,作為賞賜或獎勵。所以“饷饋”指的就是官方的贈送物品。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是「饗餽」。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饷饋》的古時候寫法是「飨賄」。這種寫法強調了食物作為饋贈的重要性,同時也突出了貢物的意味。

例句

這裡有一個使用《饷饋》的例句:“國王派官員将大量的米飯和金銀財寶作為饷饋,贈送給将領們。”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與《饷饋》相關的詞語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