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柔同的意思、柔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柔同的解釋

和柔同化。《亢倉子·臣道》:“鬼神開贊,蠻夷柔同,保合大和,萬物化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柔同”是一個較為古雅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向“安撫、協和使之同心同德”。以下從詞典釋義、文獻依據及文化内涵三方面進行詳細闡釋:


一、單字溯源與基本釋義

    • 《說文解字》釋為“木曲直也”,本義指木質柔韌可曲,引申為溫和、安撫、懷柔。《尚書·舜典》載“柔遠能迩”,孔安國傳注:“柔,安也”,即以溫和手段使遠方歸附。
    • 權威引申義:以平和方式化解矛盾,使之順服(《漢語大詞典》第11卷,753頁)。
    • 《說文解字》曰:“同,合會也”,本義為聚集,引申為一緻、和諧、協同。《周易·睽卦》疏:“同者,齊也”,強調消除差異達成統一。
    • 核心概念:通過協調實現思想或行動的統一(《故訓彙纂》第3冊,210頁)。

合成詞“柔同” 即“以懷柔之策使衆人同心”,常見于描述治國安邦或教化群體的策略。


二、經典文獻用例與語境分析

  1. 《尚書》中的治國理念

    雖未直接使用“柔同”一詞,但《尚書·臯陶谟》提出“柔而立”(以寬柔使民自立)、“同寅協恭”(恭敬和諧),實為“柔同”思想的源頭。其核心是通過德政感召而非強制,實現族群和諧(參考《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中華書局影印本)。

  2. 古代注疏的明确釋義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釋“柔”時強調:“凡安撫之稱,經傳多假柔為之”,如《詩經》“懷柔百神”即用此義。而“同”在《周禮》中多指“萬民和同”,二者結合即為“以德化民,使天下歸心”(參考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三、文化内涵與哲學延伸

“柔同”體現了傳統儒家“以德服人”的治理智慧,與道家“柔弱勝剛強”思想亦有呼應:


結論:權威辭書定義

《漢語大詞典》對“柔同”的釋義為:

“懷柔而使之同心。謂以溫和手段使人心歸附,協力一緻。”(《漢語大詞典》第6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版,第1021頁)

此概念至今仍適用于描述文化融合、社會治理中“和而不同,化異為同”的智慧實踐。

網絡擴展解釋

“柔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和柔同化”,指通過柔方式實現融合或統一。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語境

3.應用示例

4.近義與關聯

若需進一步探究該詞在古籍中的具體用例或哲學内涵,可參考《亢倉子》原文及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奧旨标新立異蔔夜蔔晝慘棘蹅踏赤身刍糧翠鬓等列典賣短價惡意反思風壺忿恨羹飯含粝黑綠洪亮慌亂歡泰萑葦家公翦弱積蠧口絡枯冢勞民累盛梨頰林樾買賄漫思茶抹利啪塌戗茬,戗茬兒前體寝關曝纩親辱取慮容服宂散儒化瑞日楉榴三清社交申辦省耕詩門朔望四海波靜泝述貪盜跳巒提偶違俗蚊樹無休無了下馬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