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支道林 在 白馬寺 中,将 馮太常 共語,因及《逍遙》, 支 卓然标新理於二家之表,立異義於衆賢之外。”謂 支 解釋《莊子·逍遙遊》篇,有新的獨到見解,與 郭象 、 向秀 諸家不同。後因以“标新立異”謂提出新的見解,表示與衆不同。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文壇三戶》:“以自附于‘風雅之林’又并不想另樹一幟,因此也決不标新立異。” 巴金 《春》五:“人家都這樣講,這樣做,要是你一個人偏偏标新立異,人家就要派你不是了。”
标新立異是漢語中常用的成語,拼音為biāo xīn lì yì,其核心含義是提出新奇的主張或見解,表現出與衆不同的态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字詞拆解
語義特點
該成語最早出自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
典故背景:東晉高僧支道林在白馬寺與衆人讨論《莊子·逍遙遊》時,發現學者們局限于郭象、向秀的注解,缺乏新意。于是他提出獨到見解,重新闡釋《逍遙遊》,因觀點新穎被廣泛接受,後人用“标新立異”形容這種創新精神。
語境應用
語法功能
可作主語(如“标新立異需要勇氣”)、謂語(如“他總愛标新立異”)、定語(如“标新立異的風格”)。
近義詞 | 反義詞 |
---|---|
獨樹一幟、别出心裁 | 因循守舊、墨守成規 |
革故鼎新、推陳出新 | 千篇一律、人雲亦雲 |
區别:
在當代社會,“标新立異”既是創新驅動的動力,也可能因過度追求獨特而脫離實際。正如凱文·凱利所言:“技術應服務于人”,創新需以實際價值為根基。
《标新立異》是指對傳統觀念、方式、觀點等進行創新和突破,展現出與衆不同的新穎和獨特之處。
《标新立異》的拆分部首為“木”和“立”,筆畫總數為11畫。
《标新立異》來源于中國的文化傳統,旨在鼓勵人們在創作、思考、生活等方面積極、大膽地表現出與衆不同的風格。
繁體字的《标新立異》為「標新立異」。
古時候寫出《标新立異》使用不同的字體和書寫方式,如篆書、隸書等,但意義相同。
他在設計領域不斷标新立異,成為了一位備受矚目的設計師。
組詞:标新、立異者、标新立異性。
近義詞:創新、新穎、獨特。
反義詞:墨守成規、保守、陳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