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刍糧的意思、刍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刍糧的解釋

糧草。多指供軍隊用的飼料和糧食。 宋 梅堯臣 《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見遺因呈祭酒吳公》詩:“海隅異獸乘舟航,連日道路費芻糧。” 明 陸垹 《篑齋雜著·時務策》:“若夫邊鎮之弊,常推其故,平居無事,撫循非人,芻糧不時,朝廷實惠,半歸奸猾之筐篋。”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 金陵 龍蟠虎踞之區,雄師霧屯,芻糧山積,士女登陴,鹹誓死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刍糧(chú liáng)是古代漢語中表示草料與糧食的合成詞,多指軍隊或驿站中供人馬食用的糧草。其核心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展開:

一、基本釋義

“刍”指喂牲口的草料,《漢語大詞典》解釋為“禾稈,飼草”,如《周禮》中“刍秣之式”即指飼養牛馬的草料;“糧”則指人食用的谷物糧食,如《說文解字》注“谷食也”。二者組合後,“刍糧”特指人馬共需的草料與糧食,如《明史·食貨志》載“邊鎮刍糧,悉輸本色”,強調其為軍事後勤物資。

二、曆史用例

該詞多出現于軍事與驿站文獻。例如《宋史·兵志》記載“陝西諸州刍糧支用,歲約三百萬束”,反映其在邊防中的消耗規模;清代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亦提及驿站“刍糧之費,歲以萬計”,說明其作為古代運輸系統的核心補給品。

三、相關詞語

“刍粟”“糧秣”等近義詞常與“刍糧”混用,但側重不同:“刍粟”側重草料與谷物原料,而“糧秣”更強調加工後的軍糧(《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刍糧”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二、用法與語境

  1. 軍事用途:特指軍隊所需的草料和糧食補給,如《新五代史》記載:“饋運刍糧,遠近勞弊”。
  2. 文獻例句:
    • 明代陸垹《時務策》:“芻糧不時,朝廷實惠,半歸奸猾之筐篋”。
    • 清代陳康祺《郎潛紀聞》提到金陵“芻糧山積”,形容儲備充足。

三、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軍事後勤或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權威曆史典籍或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阿爾泰語系愛着貶家别傳鬓環逼越采覽酲解侈麗闳衍傳感器純化麤苴刀砧闆疊起斷壁殘垣短封笃傉獨王恩恩愛愛紡織品匪朝伊夕封檢府經曆岡隴共億姑獲黑地昏天呴谕胡謅亂道幾何圖形京解之才積習難除課息曆時力作呂宋煙冒籍孟姑姑名家彌衍摩肩接毂沐巾内戚逆害耙梳屏圍輕壒熱撮撮捎手,捎手兒筮決蒐索探空靴提綱振領童第周銅郭托于空言掀發閑疏鹹與惟新細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