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柔同的意思、柔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柔同的解释

和柔同化。《亢仓子·臣道》:“鬼神开赞,蛮夷柔同,保合大和,万物化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柔同”是一个较为古雅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向“安抚、协和使之同心同德”。以下从词典释义、文献依据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进行详细阐释:


一、单字溯源与基本释义

    • 《说文解字》释为“木曲直也”,本义指木质柔韧可曲,引申为温和、安抚、怀柔。《尚书·舜典》载“柔远能迩”,孔安国传注:“柔,安也”,即以温和手段使远方归附。
    • 权威引申义:以平和方式化解矛盾,使之顺服(《汉语大词典》第11卷,753页)。
    • 《说文解字》曰:“同,合会也”,本义为聚集,引申为一致、和谐、协同。《周易·睽卦》疏:“同者,齐也”,强调消除差异达成统一。
    • 核心概念:通过协调实现思想或行动的统一(《故训汇纂》第3册,210页)。

合成词“柔同” 即“以怀柔之策使众人同心”,常见于描述治国安邦或教化群体的策略。


二、经典文献用例与语境分析

  1. 《尚书》中的治国理念

    虽未直接使用“柔同”一词,但《尚书·皋陶谟》提出“柔而立”(以宽柔使民自立)、“同寅协恭”(恭敬和谐),实为“柔同”思想的源头。其核心是通过德政感召而非强制,实现族群和谐(参考《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中华书局影印本)。

  2. 古代注疏的明确释义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柔”时强调:“凡安抚之称,经传多假柔为之”,如《诗经》“怀柔百神”即用此义。而“同”在《周礼》中多指“万民和同”,二者结合即为“以德化民,使天下归心”(参考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三、文化内涵与哲学延伸

“柔同”体现了传统儒家“以德服人”的治理智慧,与道家“柔弱胜刚强”思想亦有呼应:


结论:权威辞书定义

《汉语大词典》对“柔同”的释义为:

“怀柔而使之同心。谓以温和手段使人心归附,协力一致。”(《汉语大词典》第6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版,第1021页)

此概念至今仍适用于描述文化融合、社会治理中“和而不同,化异为同”的智慧实践。

网络扩展解释

“柔同”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和柔同化”,指通过柔方式实现融合或统一。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出处与语境

3.应用示例

4.近义与关联

若需进一步探究该词在古籍中的具体用例或哲学内涵,可参考《亢仓子》原文及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半球不咸不淡长河储采次祖搭渡大渡河当家理纪玷染伄当儿媳法日飞鱼族干枢够受归高归全鬨传候贺花枝毁敝健硕机画肌肌亢池口哨儿廊檐谅暗敛赊琳宇谩视毛毛咕咕尨奇渺邈滂沛抛物线平澹平坐强抢请寄撒脱手条子署额水泄不透黍离之悲私全四书五经碎嘴碎舌太上讨缺同揆团城王粲登楼王诛偎傍文剪公小蹇小水蟹脚戏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