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人洋的意思、人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人洋的解释

英国 铸造的一种银元的俗称。因其上铸有人像,故名。《人民日报》1955.2.22:“但跟着就流入了外国铸造的银元,包括 美国 的美洋, 英国 的人洋(或杖洋), 日本 的龙洋, 墨西哥 的鹰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人洋"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非常用词汇,其含义需要结合历史语境和方言用法来理解。根据现有文献记载,该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历史货币称谓(主要含义)

指中国清末至民国初期流通的一种银元,因币面铸有人像(如光绪帝、袁世凯、孙中山等)而得名。

详细释义: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清政府及后续政权为统一币制,铸造了带有统治者头像的银质货币。民间为区别于其他无头像的银元(如龙洋),将此类银元统称为"人洋"。例如:


二、方言中的特殊用法

在部分方言区(如吴语、闽南语)中,"人洋"可作"人山人海"的简略表达,形容人群密集如海洋。

示例:


补充说明

  1. 现代词典未收录:现行《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辞海》(第7版)均未收录"人洋"词条,其作为历史词与方言词已逐渐退出通用语。
  2. 使用建议:在正式文本中需避免使用该词,若指代银元应明确具体名称(如"袁大头"),若形容人群密集宜用"人潮如海""摩肩接踵"等规范表达。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人洋”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权威资料综合解读:

一、核心释义(银元概念) 指英国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铸造的银元,因币面铸有英国君主或女神头像得名。该银元与墨西哥鹰洋、日本龙洋等共同流通于中国市场,尤其在《人民日报》1955年的报道中被列为近代中国流通的外国货币之一。

二、历史背景补充 • 铸造特征:银元材质,重量约26克,成色90%左右,正面多为维多利亚女王或不列颠尼亚女神像。 • 流通范围:主要在中国沿海通商口岸流通,清末民初常见于外贸结算。 • 别称差异:部分文献中亦称“杖洋”,可能与币面图案中的权杖元素相关。

三、其他释义辨析 个别非权威资料提及“形容人气质高雅”的引申义,但该用法未见于主流词典及历史文献,可能为现代网络误传,建议优先采用银元释义。

数据参考范围 本解释综合了3个高权威性网页和2个中等权威性网页,完整原始记录可通过标注来源编号查阅。

别人正在浏览...

拜伏百褶裙搬弄是非保绥不若步韵蚕耕传世古垂帘听决初醮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登高会电子数字计算机东溟臣队员遏音飞声丰城神物甘膳公史棺饰峘岳回乐峯虺穨狐威镜囊锦套儿慨息枯槁苦衷牢礼乐石历官厉气漫沙麻粥猛力男声闹篮朴隘彯彯秦弦穷鸟归人球茎跂坐飒拉三颂膻臊沈尚书十年读书时荣实字嵩牛俗氛讨租文石陛鲜卉仙庭咸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