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繞指的意思、繞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繞指的解釋

見“ 繞指柔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繞指”是一個具有文學色彩和形象表達的中文詞語,其核心含義可以從字面和引申義兩個層面理解:

  1. 字面本義:纏繞于手指之上

    • 描述某物(通常是細長、柔軟或有韌性的物體)彎曲、盤繞在手指上的狀态或動作。
    • 例如:絲線繞指、青藤繞指、柔腸繞指(比喻愁思萦繞心頭)。
    • 來源:此義項源于對物體物理狀态的直觀描述,常見于古典詩詞和文學作品中,用以描繪具體或抽象事物的形态。如唐代元稹詩句“繞指辘轳圓”形容井繩纏繞辘轳(如同繞指)。
  2. 核心引申義(最常用且具象征性):形容事物極其柔軟、順從,或人的性情、意志變得極為柔順、易被改變

    • 這個意義最著名的出處是西晉劉琨的《重贈盧谌》詩:“何意百煉剛,化為繞指柔。”
    • “百煉剛”:指經過千錘百煉的堅硬鋼鐵,象征堅強不屈的意志或剛強的品性。
    • “繞指柔”:指能纏繞在手指上的柔軟之物。
    • 整體寓意:詩人感歎自己原本如百煉精鋼般剛強,卻在現實的磨難和挫折中變得如同能纏繞手指般柔軟順從。這既表達了理想破滅的悲憤,也揭示了環境對人的巨大改變力量。
    • 因此,“繞指”(尤其在“繞指柔”這個固定搭配中)常用來比喻:
      • 極緻的柔軟:事物性質發生了根本轉變,從極剛變為極柔。
      • 意志的屈服/性情的柔順:形容人因外力或環境而改變初衷,變得溫順、易被駕馭或失去鋒芒。
      • 適應性強:有時也隱含能屈能伸、適應環境的意味(但常帶無奈色彩)。
    • 來源:此經典引申義直接源于劉琨《重贈盧谌》詩,後為曆代文人所引用和化用,成為中文中表達“剛極而柔”或“意志被消磨”的經典意象。如《漢語大詞典》收錄“繞指柔”詞條,釋義為“形容柔軟之極”并引劉琨詩例。後世如唐代王維詩“繞指弄嗚咽,青絲激潺湲”亦受此意象影響。

“繞指”一詞,字面指纏繞于手指的動作或狀态,引申則主要承載了從劉琨詩中獲得的深刻文化内涵——象征事物性質發生極端的轉變(由剛至柔),或指人的意志、性情在壓力下變得極其柔順、易被改變。其核心意象和象征意義在古典文學中具有重要地位。

網絡擴展解釋

“繞指”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其解釋需結合曆史典故和現代用法綜合分析: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本義
    指物體柔軟到可以纏繞于手指,如金屬經千錘百煉後變得柔韌可繞。這一含義源自古代冶煉工藝的比喻,如“百煉剛化為繞指柔”。

  2. 引申比喻

    • 堅韌轉為柔韌:形容人或事物經曆挫折後從剛強變得柔順,如劉琨《重贈盧谌》中“何意百煉剛,化為繞指柔”,表達英雄失志後的無奈。
    • 深刻印象:現代用法中也可形容事物令人難忘,如“繞指的記憶”,但此義項多見于民間引申,非傳統出處。

二、文化典故

三、現代應用

  1. 文學創作:如網絡小說《繞指》以柔韌情感為主題。
  2. 日常表達:多用于贊美柔美特質,如“繞指柔情”形容女性溫柔,或比喻巧妙化解難題。

四、例句參考

若需進一步探究詩詞原文或不同語境下的用法,可參考《文選·劉琨詩》及現代文學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白飯青刍抱雞嗶嘰臂助不盈巉險晨昏馳騎躇步翠羽明珰促忙寸管刀身得道堆放法律效力芳姿飛鋒廢棄鬲并個人傷害供置匦匣鼓浪故秩寒鷗約橫談簡傲絶俗賤質卷軸裝君道俊慧舉言開城坎鼃扣題曠達不羁累囚禮鬥流注敏核母系霓裳羽衣舞憑系峭整锓闆群叢讓責上腰埏隧噬犬疏越四子棠戶灘聲天功外質微邪無過蠱謝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