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疏越的意思、疏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疏越的解釋

亦作“疎越”。1.疏通瑟底之孔,使聲音舒緩。《禮記·樂記》:“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唱而三歎,有遺音者矣。” 孔穎達 疏:“越,謂瑟底孔也,疏通之使聲遲,故雲疏越。”後以指悠揚、隽永。 唐 白居易 《五弦彈》詩:“ 正始 之音其若何?朱絃疏越清廟歌。一彈一唱再三歎,曲淡節稀聲不多。”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上》:“簡勁宏妙,平淡疏曠, 周 鼎 商 彜,朱絃疏越者列。” 王國維 《人間詞話》二二:“ 彊村 學 夢窗 而情味較 夢窗 反勝。蓋有 臨川 、 盧陵 之高華,而濟以 白石 之疎越者。”

(2).疏散。《後漢書·馬融傳》:“若乃《陽阿》衰斐之 晉 制,闡鼃華羽之南音,所以洞蕩匈臆,發明耳目,疏越藴慉,駭恫底伏。” 李賢 注:“越,散也。”

(3).疏忽;疏漏。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體别》:“休動磊落,業在攀躋,失在疏越。”《宋書·律曆志下》:“備閲曩法,疏越實多,或朔差三日,氣移七星,未聞可以下通於今者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疏越”是一個多義詞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原指疏通瑟底音孔(音樂術語) 源自《禮記·樂記》中“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指通過疏通瑟底的孔洞使音色舒緩悠揚。孔穎達注解“越”為瑟底孔,疏通後聲音更顯隽永,這一用法成為古代禮樂文化的典型表達。

  2. 引申為“疏散”或“疏離” 例如《後漢書·馬融傳》中“疏越藴慉”描述聲音的擴散效果,李賢注“越”為“散”。在空間或人際層面,可指事物的分散或關系疏遠,如“疏越星布”形容分布稀疏。

  3. 表示疏忽、疏漏 三國劉劭《人物志》提到性格直率者“失在疏越”,《宋書·律曆志》批評曆法“疏越實多”,均指因粗心導緻的漏洞。

  4. 文學中的特殊用法 成語“朱弦疏越”形容詩文質樸而餘韻悠長,如宋代葛立方評價詩句“已非朱弦疏越之意”,強調文字簡練卻意境深遠的特點。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典籍、文學評論及工具書釋義。若需更完整的古文用例或學術讨論,可參考《禮記》《後漢書》等原典及相關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疏越的意思

《疏越》是一個多音字,可以作動詞或名詞使用。

作動詞時,疏越的意思是離開、遠離、不再接近某人或某物。例如:“他以前是我的好朋友,但現在我們已經疏越了。”

作名詞時,疏越的意思是疏遠、疏遠感。例如:“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之間産生了疏越。”

拆分部首和筆畫

《疏越》的拆分部首是疒和走,疒表示與疾病相關,走表示行走。

根據漢字書寫規則,疒的筆畫數為5,走的筆畫數為7。

來源和繁體

《疏越》是由疒和走組合而成的漢字。

在繁體字中,疏越的寫法為「疏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疏越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根據不同的時代和文獻,漢字的形态會有所不同。

例句

1. 我們曾是無話不談的好友,但現在之間有了疏越。

2. 他的成功使他和舊時的朋友産生了疏越。

3. 她在工作上表現不佳,與同事之間産生了疏越感。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疏遠、疏離、疏遠感、疏離感。

近義詞:疏離、疏遠、疏散。

反義詞:親近、接近、親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