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鷗鳥訂立的盟約。喻指退隱。 明 謝肇淛 《送徐興公還家》詩:“憐予久負寒鷗約,魂夢從君碧海天。”參見“ 鷗盟 ”。
“寒鷗約”是一個具有文學意境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及背景可綜合解釋如下:
“寒鷗約”指與鷗鳥訂立的盟約,常用來比喻隱退山林、遠離世俗的志向。其中“寒鷗”指冬季的鷗鳥,暗含清冷孤高之意;“約”則象征人與自然的約定,表達歸隱的決心。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文人謝肇淛的詩作《送徐興公還家》:“憐予久負寒鷗約,魂夢從君碧海天”。詩句中作者以“寒鷗約”自歎未能實現歸隱之志,借碧海鷗鳥寄托超脫塵世的情懷。
“鷗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常見的意象,源自《列子》記載的“鷗鹭忘機”故事,形容隱者與自然生靈和諧共處、無世俗機心的狀态。因此“寒鷗約”可視為“鷗盟”的衍生表達,更強調約定與承諾的莊重性。
該詞通過拟人化手法,将退隱的志向轉化為與鷗鳥的盟誓,既有詩意美感,又蘊含對官場俗世的疏離态度。其用法多見于古代詩詞,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文學賞析或表達淡泊心境。
《寒鷗約》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冬天歸來的鷗鳥,表示冬日歸來之際,鷗鳥也隨之而來。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寒冷的季節到來或寒冷的天氣。
成語《寒鷗約》的拆分部首是鳥字旁,拆解成三個部首:鳥、日、口。它的總筆畫數為15劃。
《寒鷗約》來源于古代的《詩經》中的《芣苢之華》。詩中描述了冬天來臨時,寒鷗也隨之飛來的景象。成語《寒鷗約》由此衍生而來。
《寒鷗約》的繁體字為《寒鷗約》。
在古代,成語《寒鷗約》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差異。
1. 冬季來臨,天空中飛過了幾隻寒鷗,它們是冬天的使者。
2. 寒鷗約,冬天的腳步近了。
- 寒冬:寒冷的冬季。
- 鷗鳥:一種常見的水鳥,通常在海岸附近活動。
- 約定:事先商定的規定或安排。
- 寒風凜冽:形容寒冷的天氣。
- 寒冷刺骨:形容寒冷極端。
- 春暖花開:形容春天的氣候溫暖,花朵盛開的景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