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應措辦。 唐 蘇颋 《谏銮駕親征第二表》:“今大駕遄征,供置倉卒。”《清史稿·禮志七》:“凡國家例宴,禮部主辦,光祿寺供置,精膳司部署之。”
“供置”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供置(拼音:gòng zhì)意為“供應措辦”,指為特定事務準備、安排所需物品或條件。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官方或禮儀場合的物資籌備。
唐代文獻
唐·蘇颋《谏銮駕親征第二表》提到:“今大駕遄征,供置倉卒”,指帝王出征前需倉促籌備物資。
清代制度
《清史稿·禮志七》記載國家宴會由“光祿寺供置”,說明該詞用于描述官方機構對宴席物資的置辦流程。
供(gòng)
置(zhì)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辭典》。
《供置》這個詞通常表示供應和采購物資等意思。
《供置》的拆分部首是《㠯》和《⺍》。它的總筆畫數為15。
《供置》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其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貿活動。它通常用來表示貿易中的供應和采購。
《供置》的繁體字為「供置」。
古時候漢字寫作「提供置勢」。
1. 公司正在對原材料進行供置工作,以确保生産的連續性。
2. 這家商店将采取措施,确保及時供置最新款的商品。
供給、供應、置辦、供奉
采購、購置、購買、供應
出售、銷售、賣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