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时收藏文稿或装裱书画的一种处理方法。为防蠹先将纸放入黄檗汁中浸染,称染潢。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染潢及治书法。”原注:“凡打纸欲生,生则坚厚,特宜入潢。凡潢纸灭白便是,不宜太深,深则年久色闇也。”
“染潢”是中国古代用于保护纸张和书画的一种传统工艺,具体解释如下:
染潢指用黄檗(黄柏)汁液浸染纸张的工艺,目的是防虫蛀蚀,同时增强纸张耐久性。这一方法广泛应用于典籍、书画的装裱与保存。
需注意,部分资料(如)将“染潢”解释为“比喻受坏影响而变坏”,但此义项未见于权威文献,可能为引申或误用,建议以传统工艺含义为主。
染潢体现了古人对文献保存的智慧,黄纸不仅延长了典籍寿命,其色泽也赋予书画独特的美学价值,成为中华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染潢》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分别是“染”和“潢”。
“染”的部首是木字旁,它的笔画数是9画;“潢”的部首是水字旁,它的笔画数是15画。
《染潢》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模糊,已经无法准确追溯到最早的出处。根据字义推测,“染潢”表示的是染色和装饰的意思。
《染潢》的繁体写法为「染潢」。
古代的汉字写法和现在有一些不同。关于《染潢》这个词的古代写法,现无确凿记录。
1. 这幅画的染潢工艺非常精细,细节处理得十分考究。
2. 我们计划对房屋进行染潢,给它一个新的面貌。
1. 染色
2. 染料
3. 装潢
4. 装饰
1. 涂饰
2. 装点
3. 彩绘
4. 点缀
1. 原色
2. 原貌
3. 原形
4. 自然
【别人正在浏览】